初三物理 电学 欧姆定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1:11:17
1、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只小灯泡的电阻,请回答他所遇到的问题:
(1)灯泡的亮度在他看来是正常时,他停止了对滑动变阻器的调节,并细心观察电流表,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在缓慢变小,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来他又调节滑动变阻器,一不留神灯泡熄灭了(灯丝烧断了),这时他观察到两电表的示数情况将是( )
A、两电表示数都为零
B、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
C、两电表的示数不为零
D、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示数且比原来大
2、一段电阻两端的电压时4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2A,如果在它的两端再并联阻值为R的电阻时,干路中的电流增加了0.4A,那么电路的总电阻R总和R的阻值各是多大?
请写下相关过程、谢谢!

1.(1)根据I=U/R,I变小,则U变小或R变大。
答案:电压在逐渐变小、电阻在逐渐变大。
(2)灯丝烧断了,电流表与电压表串联,则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增大。(灯泡两端分得的电压小于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两端的电压) 答案:D
2.解:在串联电路中,U=UR=4V R=U/I=4V/0.2A=20Ω I1=I+0.4A=0.6A
R总=U/I1=4V/0.6A=20/3Ω 则1/(1/20+1/R1)=20/3 R1=10Ω
答:电路的总电阻R总和为20/3Ω,R的阻值为20Ω,R1的阻值为10Ω.

1(1)灯泡在发光时,灯丝电阻是逐渐变大的(原因是温度升高),因为R大了所以I小了
(2)D 当灯丝断了时,相当于把U表和I表串联起来了,所以I表几乎无示数,U表示数几乎为0
2 R1U/I=4V/0.2A=20欧姆
由题得:I变=I2=0.4A
则支路2总电阻R2/I2=4V/0.4A=10欧姆
所以R=R2/2=5欧姆
R总=U/I1+I2=4V/0.2A+0.4A 自己算吧

1.电阻和温度成正比,温度升高,电阻也升高
2.D
此时灯丝烧断,电路变成电压表和电流表串联,电压表直接测电源电压
因为电压表电阻很大,所以和电流表串联基本没有电流
即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示数且比原来大,选4D
3.先算出该电阻R1的阻值:R=U/I=4V/0.2A=20欧
因为并联后电流0.4A,即电流变为原来两倍
又因为电压不变,根据R=U/I
所以电阻R是电阻R1阻值一半,即10欧,R总=R+R1=30欧
(比值做的方便,还可以依次求R的阻值)

1,由于温度的改变,灯泡的电阻变大了,电流就小了。
2,D
2I=U÷R
∴R1=20欧
∵I=I1+I2
∴I2=0.2A
∵U=U1=U2
∴R=20欧
∴R总=10欧

原因可能是灯丝受热,电阻发生了变化。

应该是D因为在电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