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 13课的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23:43:39
(1)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一面写景一面抒情,情与景交相辉映。请你模仿这种手法写一个小片段,100字左右。(2)谈谈你对“距离产生美”的看法。

年夜随感

今天 ,是大年三十。可以放炮放烟花,可高兴了。
在家吃晚饭时,大家团聚在一起,炉壁里,火苗跳着欢快的舞蹈,给予我们温暖。“砰”一声,酒杯碰响了,发出清脆的声音。
窗外,雪景迷人,鹅毛大雪纷纷扬扬的飘落,给大地穿了一件白色的大棉袄。
“呯”又是一声,烟花,爆竹纷纷点燃了。我们跟赶集似的奔下楼去,只见一枝冲天炮里的“炸弹”飞了出去,一朵菊黄色的金花在天空中怒放,零零点点的飘落下来。许多五彩缤纷的烟花全部依次点燃。天空格外明亮。直到放完,我们沉浸在这美好的夜色下。

我对“距离产生美”的看法: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是通过描写抒情的重要方法。
一、情景交融。在任何文章中,都不应为写景而写景,写景是为了抒发感情,感情要附着在景物之中,也就是说,应该做到情不离景,景不离情,情于景水乳交融,不分“彼此”。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写景的文字,毛泽东《沁园春》中写景的文字等。
二、借景抒情。一般记叙文中的写景是文章的有机部分。通过写景,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节令、气氛。通过写景还要为表现人物性格和表达主题思想服务。如鲁迅的散文《雪》为什么要把江南的雪写得那么可爱,而对北国的雪写得那么可怕呢?如果联系1925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心境就会知道,作者是在曲折含蓄的表现对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痛恨,对南国如火如荼革命的向往。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是写作时使用的表达方式中的一个小项;移情是修辞的一种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修辞格。
【移情】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说者有意识的赋予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运用移情修辞手法,首先将主观的感情移植到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能够更好的表达人的强烈感情,发挥修辞效果。
如白居易《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说月亮发出的是一种叫人看了“伤心”的光,铃子摇响的是一种叫人听了“断肠”的声。
要注意“移情”和“移就”以不一样的;“移情”和“拟人”是有区别的。
【借景抒情】就是借助于客观之景物抒发作者的情怀。是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属间接抒情。如:苏轼:《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