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内心世界 答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2:43:34
长子远渡重洋负笈美国的那一年,才16岁,有着比刺猬更叛逆的性格。

离家前夕,母子俩还有了一场小小的冲突。飞机是晚上11点起飞的,视他如珠如宝的祖母特地从怡保赶出来为他送行。他年少,加上第一回独自出远门,家人都十分不放心,成篓盈筐的话,成千上万个嘱咐,满满地塞在心中,想倾倒出来。可是,他却在黄昏薄薄的暮色里、在家人万般不舍的离愁中,若无其事地从储藏室里拿出了他心爱的篮球,边拍、边跑、边说:“我出去打篮球了。”

正在房里为他的行李作最后审查工作的我,一听这话,大吃一惊,冲出房来,喊道:“别出去了,已经六点多了,快要吃饭了呀!”说这话时,婆母正在厨房里为他准备他最喜欢的菜肴,五香炸鸡香浓的味儿一团一团地飘送出来。没想到他居然一意孤行地拉开了大门,头也不回地说:“我走啦!”短短三个字,化成了三条蚂蟥,死命往我肉里钻。我像木雕般站立着,生气地瞪着他瘦瘦的身影以猴子般的敏捷三下并两下地跳走了。

他时间观念不强,会不会玩得忘形而耽误了班机呢?我苦恼地在屋子里踱来踱去,越走越烦躁、愈想愈担心。等了又等、等了再等。一直挨到八时许,他才臭汗淋漓地抱着那粒仿佛比他爹娘更亲的篮球一蹦一跳地回家来。

这时,离开前往机场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个小时而已。我铁青着脸,等他洗澡、看他囫囵吞枣地吃饭,想到他一去四年,不想、不忍对他苛责,可是,胸中横着的块垒却像个结,让我硬是温柔不起来。倒是婆母,左手夹菜,右手添饭,恨不得把自己也装进行李里面,陪着去美国。

这些年来,我一直不能理解儿子临行前的这个举措——平常几乎每天都打篮球,出国在即,难道就不能少打一场吗?家人等着他吃饭、等着与他叙别、等着送他去机场,他却自顾自地打球作乐,置万事于不顾,真是个感觉麻痹的孩子呀!

是他学成归来以后,我才知道真相的。

那一回,我们聊天,我旧事重提,他说:“啊妈妈,那天我其实心里虚得很,好像一粒气球浮在半空中,老是着不了地。这样的感觉,让我很难过,一时无法可施,才想到去打篮球的。一球在手,我便忘掉了一切烦恼,尤其是篮球频频飞射入篮所带来的那种信心满满的感觉,使我觉得自己有了过关斩将的勇气。”

【1、第二段中孩子应该是想发泄、想放松自己、不想听长辈唠叨。作为孩子也不会高兴,毕竟要走了,也对家长有不舍,心情也不好。

2、第六段是在说孩子只顾自娱自乐不考虑亲人的感受以及对自己的离别没有半丝的紧张和上心。第十段是说作为母亲却没能真正理解过孩子,和孩子认真沟通为什么孩子这样做,表现出了母亲的惭愧以及对孩子的歉意。】

【另外家长走入孩子内心世界的建议】

孩子的内心世界真的很难猜,但即便这样作为家长了解孩子的内心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方法非常重要。

  • 要多和孩子沟通,只有和孩子沟通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

  • 要理解孩子、包容孩子,不要因为孩子做错事就去批评,要问清楚他为什这样做,并叫他正确的方式

  • 要多夸赞孩子,以此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 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你要清楚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你喜欢的事物

  • 给孩子留一些自己的空间,尝试着让孩子自己做、尝试着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

  • 要变现出对孩子的爱(不是溺爱)

    我想这样孩子才肯和家长认真沟通,才会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家长

儿子此时带有复杂的心理:一是即将远离家人,远离家乡,心中有种无依无靠的失落;二是不愿让家人发觉他的紧张,给家人带来心理的负担.所以假借打球去放松心情.
2.6段中的“感觉麻痹”是说"我"没有察觉到儿子此时的心情,以为他没有考虑到家人,只顾自己开心;10段中的“感觉麻痹”是说"我明白了儿子之后感到愧疚,作为母亲没能觉察儿子微妙的心理变化,误解了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