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氧化性是从何而来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2 02:09:04
原子为什么具有氧化性呀!原子内部不是已经达到电荷平衡了吗 为什么还要吸收电子!请知道的网友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是不是与原子核的能级有关,当达到电荷平衡时,原子处于高能级,而达到稳定结构是原子处于低能级。原子的能级跃迁能不能说成是一个能量置换距离的过程。我觉得原子的能级应该由好多个因素决定,而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置换系统 比如E=MC(2)这个式子就是这个置换系统的置换关系之一,因为我从魔方的算法中发现 魔方的状态就是一个置换系统,这个系统的置换通道保证了其他色块不发生原有组合的改变时 将我们需要的两个色块给交换了位置 所以我就想 是不是构成一个点的所有维度之间也从在一个置换 比如 能量置换距离 ,质量置换能量。

要注意氧化性并不是由电磁引力引起的……
当电子层被充满时,整个原子的能量会减少(原子变得更加稳定)。
一个基本概念就是物质倾向于变为能量更低,更稳定的形态(熵值向高处发展,焓值向低处发展)。
得失电子是一种化学反应,有焓变的现象。从这个方面来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物质的天性。

恩……不知解释清楚了没有?

原子的氧化性是基于得失电子的,虽然原子内部已经达到电荷平衡但是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是不一样的,其吸引力又和原子半径,电子层数等有关,所以其判断要根据所学的原子半径,实际的化学反应来判断。

水在低势能环境中挥发,冰在低势能环境中升华,物质必定是相对较高的能态环境下更加稳定。你的问题可能不理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