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打虎在哪一回?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9:37:38
李逵打虎和武松打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武松称英雄而李逵不称英雄?

同中有异之一:其动因——武松是酒壮气盛;李逵是报仇心理

——武松的“偏向虎山行”,说白了,就是仗着那股酒劲儿;(他在清醒时断不会做此傻事。)你看他:前后共吃了十五碗,绰了哨棒,立起身来道:“我却又不曾醉!”走出门前来笑道:“却不说‘三碗不过冈’!”手提哨棒便走。当店主好心劝他时,他反倒口出不驯:“你鸟子声!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 你看,分明是醉了!但在这借酒使泼中,他的心里——或者说潜意识是清楚的:我这个顶天立地的爷儿们,岂能被人说成胆小鬼!再说了,那景阳冈有没有老虎还不一定呢……可当他看了阳谷县的印信榜文确信有虎后,心里还真的不免有些害怕: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抱着这样的心态,再加上酒劲儿“一拱”,于是——也不乏壮着胆子说道:“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你看,十足的酒壮气盛,十足的死爱面子、十足的逞强脾气!金圣叹在这一处作评时说:“有此一折,反越显武松神威。”这句话怎么理解呢?金圣叹无非是说:武松尽管是个英雄,但他毕竟也是个人,面对百兽之王,他和普通人一样,也会害怕,也想躲避;他固然有着英雄的气胆,也更有着常人的心态——正因为有如此的心态(和如此的哄托),他的“打虎”之举才尤显的惊心动魄,他的英雄神威才更显的真实高大!
——相对武松而言,李逵可没有那么多“心眼子”。他的“杀虎”动因非常简单:就是替老娘报仇。确实啊,在梁山泊已混出“人样儿”的黑铁牛,回家接老娘图的什么,还不是让她老人家上山享享福;借着儿子的脸面也跟着“风光风光”!没想到孝心没尽呢,老娘却被老虎吃了!于是不免“心头火起”,连他那赤黄须都“竖立起来”了。此时,在疾恶如仇的李逵面前,别说是几只老虎,就是几只老虎精,他也会拼出老命!金圣叹评李逵为“一片天真烂漫”;的确,李逵是个直脾气,他的孝心是与生俱来的,在这突然的“变故”中,他脑海里唯一的闪念就是杀死老虎,为娘报仇。如果说,武松的“打虎”是出于酒壮气盛的心胆,多少还有些被动的成分,那么李逵则全然是以孝子报仇的痴情,无所顾忌、主动出击,一定要置“仇虎”于死地而后快!所以李逵的“杀虎”,其率真的性情,不光使人敬,尤其叫人爱!

同中有异之二:其过程——武松心细,讲究方法;李逵心切,直截了当

——不管仗着多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