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话剧兴起之初,为什么选择了现实主义道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4 16:50:22

西方戏剧自20世纪初传人中国。
20年代末被称为话剧,以与中国戏曲相区别。
从它传入的时代就可以看清这一问题的答案。
(以下段落摘自《中国话剧的历史发展线索》作者:刘宝寅)1907年,欧阳予倩等人组成的戏剧团体春柳社在日本东京上演了《黑奴吁天录》。
这个事件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的肇始。
鲁迅在1907年发表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文章中最早向国人介绍易卜生。
1914年《俳优杂志》创刊号上发表陆镜若的《易卜生之剧》介绍了易卜生的11部戏剧。
同年,春柳社还在上海上演了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但当时影响不大。
五四运动以后,契珂夫的全部五个多幕剧《海鸥》、《伊凡诺夫》、《万尼亚舅舅》、《樱桃园》和《三姐妹》被翻译介绍到中国。
他的短剧《天鹅哀歌》、《蠢货》、《求婚》也频频上演。
之后到20年代末,中国话剧主要是演出翻译剧和依据外国剧本的改译剧。
从1927年起,中国戏剧界的田汉、欧阳予倩、洪深等人致力于创作和演出本土作品。
当时田汉在上海自己的寓所里集合了许多戏剧界同仁,争论中国戏剧自己应走的道路。
不久,田汉、欧阳予倩在上海艺大的饭厅里组织为期一周剧、戏曲的联合演出,这就是“南国社”。
有名的“鱼龙会”。
田汉的《名优之死》是20年代中国最优秀剧作品。
是田汉探索话剧民族化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
30年代,左翼戏剧运动兴起,原来钟情浪漫主义戏剧的田汉迅速转向现实主义,与其他话剧艺术家一起领导中国话剧走上了一条现实主义的道路。
由上述可见,话剧进入中国,正逢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整个文艺届的主题是反封建统治、反欺压、文化运动,一直沿续到后来的抗日救亡运动,作为文艺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话剧也担当了这一主题下的任务,因此现实主义是其必然的选择。
从另一角度看,话剧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传入中国,与传统戏剧有很大不同,不需要很深的艺术功底、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可以反映广阔的生活题材,这些优点使其更加“草要化”,也就是更容易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这也是中国话剧兴起之初选择了现实主义道路的原因。
甚至可以这么说:不是中国话剧必然选择了现实主义,是现实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