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一下韩愈的这句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5:37:30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明

原文是“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出于韩愈《送孟东野序》,化为成语是“不平则鸣”。
字面意思是:大抵一切事物处在不平静的时候就会发出声音。比喻“对不公平的事情表示愤慨”。
在文学批评研究中,人们也往往以“不平则鸣”来阐释诗人作家的不幸和痛苦生活遭遇对于创作的积极作用。并且把它与“发愤著书”“穷而后工”作为同一理论源流。这种阐释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仍需略作辨析,以期比较全面准确地理解“不平则鸣”的原意。

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