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 走路时不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7:46:29
走路时不疼,当脚休息不着地时,足底中部疼痛,内侧脚踝下方按压疼痛。请问这是什么病?是足底筋膜炎吗?该如何治疗呢?

应该不是,
  一 足底筋膜炎的定义 足底筋腱出现无菌性炎症,属于足跟痛的一种。

  二 临床表现 足底靠近足跟或足部中央等有疼痛感,通常发病缓慢。好发于较肥胖中年妇女和喜爱运动者,如长时间跑跳的专业运动员、舞蹈家以及长距离行走的普通人。另外喜好穿软底鞋和大运动量的人也多见。在早晨下床或行走头几步时感疼痛较重,进一步活动后疼痛可部分缓解,但长时间活动后又可加重症状。检查时可见足跟部前内侧肿胀。跟骨内侧结节及跖腱膜起点2-3厘米处有明显压痛。还要观察有无足部力线异常,有无胫骨内翻,足内翻及平足、高弓足,跟腱有无挛缩等。X线检查:约50%病人可见跟骨结节跖侧有骨刺。B超及MRI检查可见跖腱膜增厚,水肿。

  疼痛的常见部位。

  有些人也表现为前足痛和中足痛。

  四 病因和病理 确切原因目前还不清楚,可能如下:

  (1)步行时,跖趾关节背伸,牵拉足底筋膜,从而牵拉跟骨结节。随着年龄增大,足部肌肉、韧带力量减弱,足底筋膜牵拉跟骨结节的力量增大,长期反复牵拉使足底筋膜起点部发生微小撕裂,继发炎症,引起疼痛。

  (2)足底筋膜跟骨止点处的骨膜炎和跟骨内侧结节的疲劳骨折。

  (3)屈趾短肌止点炎症和水肿及其增生的骨刺导致足底外侧神经第一支神经的卡压。

  足部的一些其它疾病,如足弓下降、胫骨内翻、跟腱挛缩、跟骨外翻、足旋前畸形,中老年人的足部肌腱、韧带发生退变后足弓的改变等,都会使足底筋膜承受更大的应力,长期慢性的牵拉可使局部腱膜发生微小撕裂,局部水肿产生无菌性炎症。最近有人把足底筋膜炎称为“网球跟”。

  五 治疗 传统方法如下:

  (1)减少足跟的冲击,如减肥、避免大运动量活动。

  (2)理疗,如超声波、肌电刺激、冷热外敷、推拿按摩等。

  (3)消炎止痛药和局部封闭。

  (4)石膏固定。

  (5)体外震波疗法。

  (6)手术治疗,跖腱膜部分切断术等。

  经常做这样的运动,有助于足底筋膜炎的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