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不可过,亦不可缺 古文翻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7:04:52
饰不可过,亦不可缺。淡妆与浓抹,惟取相宜耳。首饰不过一珠一翠一金一玉,疏疏散散,便有画意。如一色金银簪钗行列,倒插满头,何异卖花草标。服色亦有时宜。春服宜倩,夏服宜爽,秋服宜雅,冬服宜艳;见客宜庄服,远行宜淡服,花下宜素服,对雪宜丽服。吴绫蜀锦,生绡白苎,皆须褒衣阔带;大袖广襟,使有儒者气象。然此谓词人韵士妇式耳。若贫家女典尽时衣,岂堪求备哉?钗荆裙布,自须雅致。

翻译 谢谢

“饰不可过,亦不可缺”,语出卫泳(明末清初人)《悦容编》(又名《鸳鸯谱》)一书。
  其中“缘饰”一节原文如下:
  饰不可过,亦不可缺。淡妆与浓抹,惟取相宜耳。首饰不过一珠一翠一金一玉,疏疏散散,便有画意。如一色金银簪钗行列,倒插满头,何异卖花草标。服色亦有时宜。春服宜倩,夏服宜爽,秋服宜雅,冬服宜艳;见客宜庄服,远行宜淡服,花下宜素服,对雪宜丽服。吴绫蜀锦,生绡白苎,皆须褒衣阔带;大袖广襟,使有儒者气象。然此谓词人韵士妇式耳。若贫家女典尽时衣,岂堪求备哉?钗荆裙布,自须雅致。
  释义:
  修饰打扮不能太过,也不能没有。淡妆还是浓抹,只要做到相宜就好。首饰不宜多一珠一翠一金一玉,疏疏散散的,就有了画意。如果一色的金银簪钗排行列队,倒是插满一头,与卖身的在头上插“草标(卖的标记)”有什么不同?衣服颜色也有时宜方面的讲究。春装可以亮丽,夏服应凉爽,秋服适合素雅,冬装适宜鲜艳;会客要穿庄重的衣服,远行适合淡雅装束,在花丛中穿素一些,雪地里多彩一些。吴绫、蜀锦,生绡、白苎,都须要做成宽衣大带;大袖广襟,才有读书人的气象。但这里是说词人韵士的女式装束。若是穷人家女子总不能卖尽衣服追求完美呀?荆钗布裙,一样也很雅致。

悦容编的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656551.html?tp=0_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