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1:38:48
国共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什么会实现第二次合作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1933年1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首次提出红军准备在三个条件下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对日作战的协定。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这主要是在国民党政府面临当时来自国际、国内的强大的政治压力下实现的。
国民党当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受到当时犯法西斯国家的强烈反对,其中也包括他的盟友美国在内,甚至还以中断一切援助(主要是军事援助)来要挟。
同时还面临国内几乎所有人士要求一致对外的强烈呼声。
这次合作可以说是共产党在当时政治上的最大胜利,对解放战争都是有着深远的影响的。

利益呗。国共两次合作,都有相同的利益。第一次是为了北伐,那时候国共都很弱小。第二次则是为了抗日。第二次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改变敌对GCD的策略。还有一个原因,那时候日本也等不及了,因为中国当时处于黄金十年,那时候国民政府经济发展非常迅速,蒋介石基本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在国际形势上也有西方国家的援助,也把GCD赶到了陕北,也就是长征,基本没有能力在叛乱了。这样的安稳的中国形式,日本是绝对不想看到的,所以想赶快侵略中国。即使没有西安事变,日本也会发动战争,但也只是时间问题。

政治中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面对共同的敌人、面对生死存亡的危局,国共不可能不合作。

因为张学良和杨虎臣的西安事变要挟蒋介石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