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题金山寺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急急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5:11:54
回文诗 苏轼(题金山寺)
作者:苏轼
潮回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 ,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 碧峰千点数鸥轻。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啊?有没有人能详细的翻译一下啊,主要是感情

1,2句:潮水返回来浪花击打在雪山上,使得雪山崩塌,远处的渔浦的渔舟上垂钓月很明亮
3,4句:桥指向通向寺庙的窄小松间小路,有几个槛对这一个泉眼,泉眼的周围水很清,连水中的石头也能够看清
5,6句:绿树很多绵延到很远,一直到江天相连的地方,那里开始天明了,红霞伴着薄雾,太阳从海上升起来,抬起晴朗
7,8句:观望四周,云水相接,碧绿 的上峰无数,很多海鸥在太空轻盈的飞翔。
中心思想:表达了诗人对金山寺周围的景色的热爱和痴迷,对大自然的歌颂,同时也展现了他心中愉悦的心情

这是一首内容与形式俱佳的写景诗作,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镇江金山寺月夜泛舟和江天破晓两种景致。读来赏心悦目。顺读、倒读意境不同,可作为两首诗来赏析,如果顺读是月夜景色到江天破晓的话,那么倒读则是黎明晓日到渔舟唱晚。倒读诗文如下:
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由于构思奇特,组织巧妙,整首诗顺读倒读都极为自然,音顺意通,境界优美,值得玩味

寄情山水的情感
对大自然的热爱呀什么的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歌颂
都是写景色美,没有什么好翻译

好像是说诗人出游至金山寺的所见所闻所感,诗性大发,于是题词于金山寺。反应出诗人渴望清明自由,向往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