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解脱是没有终点的修行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5 09:14:11
作者杰克·康菲尔德在踏上心灵幽径前五章阐明了苦难的积极意义、空性与无我的真谛,可以帮助国内的修行者从一开始便清楚地见到这张心灵探险图的目的地,这种从果地起修的认知方式,充分展现出作者的诚实、慈悲以及对真理的深刻体悟。
从第六章开始,本书探讨的是所有修道者内心最深的召唤——开悟见性。在一般人的认知里,开悟见性似乎是道途的终点了。一个已经见到自性的人,照理说从此之后就可以悠游于天地之间,永远过着解脱自在的生活,但是作者却提出了攸关“见性之后”的有力证据,证实开悟只是一个起点,随之而来的却是更难招架的磨难、羞辱、丧失恩宠等属于灵魂暗夜的考验。换句话说,解脱这件事是无法“退休”的,各宗派的修行高人在开悟后仍难以避免向下沉沦的可能性。因此正确的态度是不断地打破我们为自己设定的完美标准,以真正开放而坦然的心胸来礼敬人性的局限。
在第十章中,作者揭露了修行团体或道场中大师们对弟子滥用权威、性剥削等失德的行为,也探讨了弟子将师父神格化以及无法区分魅力与智能的盲信屈服态度。人类在政治上已经建立自由民主的体制,然而在宗教上却仍停留在神权崇拜的落伍阶段。此等现象遍及全世界,自古至今从未停歇过,从中古世纪猎杀女巫的宗教审判与十字军东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著名禅师扭曲禅宗教义而鼓励信众参战,甚至到藏密各宗派之间的权力斗争,在在显示出人类对权力的热衷,远甚于放下自我。如此真实的提醒,足以唤醒国内许多甘于被剥削的信徒,及早放下盲目的权威崇拜,回归到自己的平等佛性,体会平常心的真谛。
在后半部的章节中,康菲尔德开始扩大读者的视野,从个人内心的实修,转而面对日常生活关系互动的面向,其中包括如何面对家族成员之间的业力问题,如何从独修进入团体共修,再扩大到对大自然、地球、众生的关怀与连结,最后回归到“一味”的平常状态,以最本然最单纯的面目,满怀欢喜与幽默地如实存在于世间。
本书处处可见超越二元偏见之圆融真理,使修道者领悟到灵修并不是在逃避困难,而是要清清明明地学习“犯错中的艺术”,并将其转化成我们内心最真实的力量。
本书不愧为现代人在修行之旅中最贴近真实的心灵地图。

我们东方人尚且对佛的理论不能正确理解,一个西方人抓着一条象尾巴就谎称有深刻体悟。
首先,我从未听说过,有从果地修成的佛菩萨,这里就已经因果颠倒了。在因地发心时,只要有一思一念的自私心,纵使修行百千劫,终究还将落空亡。修行人只有真正的为大众服务,为大众发起深心愿心,这样才是正果的因;否则,因地不真,果位不正。
再来,第二段中说作者提出了攸关“见性之后”的有力证据,证实开悟只是一个起点,可我敢说他自己根本就迷茫的很。为什么我要这样说?请问从古至今,你看到哪个见性开悟的觉者眼中还见磨难、羞辱、丧失恩宠这些个乱七八糟的东西的,要是见了这些还叫开悟吗?还说修行人各宗派的修行高人在开悟后仍难以避免向下沉沦的可能性。佛教导我们修行,要众生平等、要有陴下心,心都从来没有高高在上过,又岂有向下沉沦之说。还有修行最完美的标准是什么?是究竟无我的大涅盘境界,离一切相,是真正的圆满。所谓:“来无执著,去无执著,还不若不来不去。”
第三段中所举的例子只能说明作者对宗教、对世间的认识只停留在表相上。以这本书作者的认知,恐怕要他理解“礼佛一拜灭百千万亿罪业”也是很难的,因为他不懂因果。为什么这样说?他连什么是恭敬、什么是尊师重道都不懂。佛教我们修忍辱,因为三十二庄严相从忍辱中来啊,断淫是免我们下地狱的因,这都不知道还说回归到自己的平等佛性,体会平常心的真谛。说到斗争,人的内心才无时无刻不在斗争着,前一个念头才生起是,后一个念头复又生起非,马上颠覆前一个念头,执著翻腾,这才是真正的斗争,这才是真正的苦恼。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奴役我们的是什么?是贪、嗔、痴、慢、疑,是无明。不懂这个就是不能明白佛的教义,不能回归佛性的。
第四段中的共修也不是作者第一个发明的,佛教本来就是入世的,贴近一切的众生,是兼善而非独善。回归当下是要有证量的,否则不能于当下超脱,满怀喜悦更是无从说起,那只不过是身在乐者,情则贪著的妄尘而已。
总结此书处处可见二元乃至多元对立,见是非、见对错、见人我、不能圆融无碍。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个宗教像佛教这么积极面对人生的,不在死后的解脱而在当下。金刚不坏,愿力为坚!

首先确定解脱部是抛弃或者放弃。而且是一种升华。境界的升华。而说到终点。一般真真解脱的人怎么在乎终点呢?人生。自然。地球万物。甚至宇宙都是无穷无尽。往复循环的。终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