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严重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4 18:03:04
四弘愿六祖在前面加了自性二字,
我想问:是先度人还是修行,二者的关系

在禅定修行到世出世间上上禅的时候,再度人。

另附:

在有了四禅八定的功夫和实证境界后,真正进入了由定力所产生的出世间智慧的观照境界,对宇宙和生命有了深刻的了解。
修行到此地步,会因为如此真实和深刻的观察达到内息妄念的境界。同时对社会和人群产生强烈的厌倦和出世情绪,这样就会贪住定境不求上进。(我想,你眼中的佛教徒应该是这样吧,但是···)
但是拥有一颗出世超然的新自然是后面修行的基础,但是执着于这种心,无法真正入世办道,成就菩萨行愿。
因此应将立刻把定境全部打掉。完全退藏入密。起修“世出世间上上禅”。
将禅定观察的对象完全从四禅八定的了解宇宙生命等外境收回来,只定于观照心的实相,念念不离自性的观照。
功夫做得久了,四禅八定的境界自然会消失。
慢慢的,可以达到一心安住随意只在,自由“心的自性”这样一个实相,本性即觉受,觉受即本性,烦恼即菩萨,菩萨即烦恼。这时候,可以心住一念,如如不动;或者起观,了了分明。还可以大止大观,定慧平等。
明明了了观照心的自性。而后离一切妄想,身心寂定,内不贪恋禅境,外能舍一切对立的相。
达到这一步,就可以心身空寂,一想到“我”就会发生思考困难——但不是一般所谓的“人最不了解的人是自己”——对“我”很明了很清楚,但也明白已不是语言文字能够得着的了。看到所谓的“别人”自不过是另一个人而已。(基于这点佛教徒还是要涉足红尘,是为了渡没有开悟的“别人”。但如果没有修到这种境界或定力不够的话,自然还会被世俗红尘迷惑。 然只要境界到了涉足也是不会迷惑的。 曾经(古代)有一位禅法高深的禅师晚年脱去袈裟,离开寺庙,时走于屠宰场,妓院,赌管等地就是这个道理。在清净的地方心静且净容易,在污秽的地方还能保持,才是定力高深。)
看到外境,会真切地感受到一切万有无不从“我”的心识中流出,主客观的对立对待完全消失。想到生命,心里很清楚是无始无终的,当下只不过是“这个过程里的突出之处”罢了。
这时候想起《金刚经》中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会恍然大悟。
当然这样的人就实在太平凡了,一点神奇相都没有,法眼尚未清净的人根本没有办法了解他的那个境界。看出他一天24小时“定即是慧,慧即是定”,是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