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硝唑有哪些用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3:57:34

甲硝唑临床常用于厌氧菌感染基地虫和阿米巴疾病。1987年,WHO将其列入抗感染的基本药物。通过近年来的研究应用,发现其有不少新用途,现简述如下。

高脂血症 国内魏氏报道,用甲硝唑和安妥明对照治疗高脂血症患者73例,治疗组52例,服甲硝唑每次0.4克,1日3次,10日为1个疗程;对照组21例,服安妥明每次0.5克,1日3次,4周为1个疗程。结果甲硝唑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9%和73.7%,与安妥明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甲硝唑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降脂速度快,疗程短,其降血脂的机制不清楚。

消化性溃疡 现已证明,幽门螺杆菌是非自身免疫性慢性胃炎的病原菌,亦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资料表明:约有70%~90%的胃溃疡患者和95%的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内有幽门螺杆菌定植,而该菌对甲硝唑敏感。用法:甲硝唑每次0.4克,1日3次,疗程4周。

克隆病 国外报道5例克隆病,病程4个月~12年,用甲硝唑0.6~1.8克/日,治疗1~4周,症状改善,且疗效高于硫氮磺胺吡啶。作用机制可能包括:1、抗微生物作用;2、免疫抑制作用;3、对组织愈合的直接作用。

伪膜性肠炎 伪膜性肠炎是肠道急性粘膜坏死性炎症,并在坏死的粘膜上有伪膜形成,本病的发生与长期应用抗生素有关。首选药物为万古霉素,该药停用后易复发。文献报道,用甲硝唑治疗伪膜性肠炎同口服万古霉素同样有效。用法:甲硝唑每次0.6克,1日3次,7~14日为1个疗程。

慢性结肠炎 关于本病病因目前趋向于自身免疫学说,甲硝唑治疗有效的原因可能与某种免疫抑制作用有关;亦可能与结肠内菌群密集,硝基还原中间代谢产物形成,对病变粘膜有修复作用有关。用法:甲硝唑每次0.4克,1日3次,口服。15日后改为每次0.2克,1日3次,口服,30日为1个疗程。

肠道蛔虫病 国内秦氏用甲硝唑试验性治疗肠道蛔虫感染150例,每日三餐前半小时服0.4克,连用3日,排虫总有效率为54%,且副反应少。

慢性肝病牙龈出血 用法:甲硝唑每次0.2克,1日3次,用药后2~7日牙龈出血完全停止,近期有效率为100%。其作用机制为:甲硝唑具有缩短凝血时间,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作用;亦有抗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