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以 包 拯 笑 比 黄 河 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0:58:42
初一教科书《包拯》有以下一句话:
“人 以 包 拯 笑 比 黄 河 清”
注:黄河清:比喻不可能发生的事
这句话有如下几种说法:
①人 以 包拯 笑 比 黄河清
(笑着把包拯比做黄河水清)??
②人 以 包拯笑 比 黄河清
(人们把包拯的笑比做黄河水清)!!
老师支持第一种,书籍多为第二种
问:正确的是哪种说法?或者有别的解释?(请加以说明)

出处:《宋史·包拯传》:“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由于包拯铁面无私,一年时间就把开封治得井井有条。权贵们都收敛了许多,一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怕,说要看到包公的笑脸比看到黄河水变清还难。老百姓却很喜欢他,说:“关节不到,有阎王包老。”

忘了是哪本书上说的,说包拯很严肃,除非天下清明太平他才会笑,所以他笑就代表天下太平无冤案,这就好比让黄河水变清澈一样困难一样珍贵。

我很想知道你是哪里的学生,并且很震惊你的老师真的是这么教的吗?
我当了四年老师,教了两遍《包拯》都是第二种说法。
中国古人认为黄河水变得清澈是绝对不能发生的事情,而要让严肃刚毅、嫉恶如仇的包拯开怀大笑就和把黄河水变清一样,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这个问题在国家教委的教材审定小组已经有了明确的批示,应该是你开列出的第二种解释。

楼上的说自己是老师 但是这没见解!国家说什么就什么?问下国家哪个领导人是古时候的人!!!!!!!这句话 有两种不同的断句方式! 断句不同 意识不同!! 两种解释都可以啊从字面上来看! 具体的选哪种得看历史输上是怎么描写的!! 就象这句样的 下雨天 留客天 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 天留我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