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刹那,回眸三者的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3:55:24
很想知道,请各位帮帮忙,回答的好的,我会追加积分的,谢谢!!

刹那表示极短的时间, 是外来词,来自梵文 ksana。

*注意,刹那的含义,另见樱咲刹那。

根据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

120 刹那 = 1坦刹那(tatksana)

60 坦刹那 = 1 腊缚(lava)

30 腊缚 = 1 牟呼栗多 (murhutar)

5 牟呼栗多 = 1 时 (大时,kala)

6 时 = 1 昼夜 (即1日)。

公制换算

1 刹那 = 1/75 秒 = 13.33 毫秒。

1 坦刹那 = 1.6 秒

1 腊缚 = 96 秒

1 牟呼栗多 = 48 分

1 时 (大时) = 4 小时。

因此可以了解到一刹那是十分短暂的时间,大约是照相机快门百分之一秒的速度。

佛教经典《仁王经》中提到:“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算得事相的生成消灭率为每秒216,000次,或说每次生灭约4.6微秒;和目前科技所能达的飞秒时间尺度相比,或者和物理理论上真空涨落的时间尺度相比,也算是相当大的。一些佛教界人士认为《仁王经》的说法是释迦牟尼的“方便说”,不是“真实说”。

据佛教解释,我们所住的世界中心是一座大山,叫须弥山。须弥的意思是“妙高”、“妙光”、“善积”等,因此须弥山有时又译为“妙高山”等。相传山高八万四千由旬,山顶有善见城,为帝释天所居之处。其周围四方各有八位天道,帝释天在山顶统领须弥山周围的四方诸天,合起来共为三十三天,帝释天即为三十三天主。无边无际的空间世界。
按佛教教义所说,宇宙在时间上无始无终,既无开始,也无终结,是一个不断运行着的循环过程。在空间上则是浩翰无垠,无边无际。佛教对于世界的划分,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就是佛教常说的“三千大千世界”,而这三千大千世界仅仅是一个佛所教化的国土,按佛教说,宇宙间有无数个佛,每一个佛都有这样一片三千大千世界的国土,则宇宙实在是广袤,无量无边。而这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又是无始无终地,不断地处于此成、住、坏、空四大劫的运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