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去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4:35:09
好奇?还是勤奋?还是……

1 .培养积极主动的求职意识
多数学生在通过高考进入高校就读时,在学校和专业等问题的选择上存在着多种情况,尤其是对专业的选择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录取可能性,有的是受当时社会热点的影响而随波逐流,还有的是家长、中学老师以及亲朋好友建议的,有些则是因为分数不十分理想而被调剂录取的。因而,从总体上来讲,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以及将来所能从事的工作等问题都处于盲目状态。等到即将毕业,尤其是面临择业问题时,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更难以适应就业制度的变革和人才市场的竞争。为了能跟上社会的发展变化步伐,大学生必须培养积极主动的求职意识,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使用方向,注意搜集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关于本专业的用人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意向或目标。
2 .树立竞争意识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毕业生拥有了一定的择业自主权,用人单位也同样拥有了充分的用人自主权。在这种情况下,竞争意识无疑就显得十分重要。虽然在机遇面前人人平等,但实际上机遇往往只偏爱那些具有竞争意识的人。今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依靠人才市场来调节,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观念,不会主动在人才市场中 " 推销 " 自己,不善于捕捉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时机,那么诸多良机势必会与自己擦肩而过,因此,大学毕业生在走向社会之前,要积极调整自己的竞争心理,树立竞争意识,以便在求职择业的激烈竞争中取胜,以利于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施展自己的才能。
3 .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青年人趋于成才的重要心理因素,也是一个青年个性发展和心理成熟程度的集中体现。只有具有良好自我意识的人,才能够在生活实际中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并且把握好自己;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并且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很显然,培养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毕业生取得择业的成功是极为重要的。
4 .增强心理承受力
大学毕业生择业本身既是一次主、客观互相碰撞的过程 , 又是在择业的竞技场上优胜劣汰的过程,因此择业中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事情。请记住,一次不成功,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机会,俗话说得好“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毕业生只要能及时找到自己的失败原因并加以改正,成功是必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