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名字的由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3:19:30

孙膑名字的由来是他受了膑刑(去膝盖骨的一种刑法)。
孙膑(生卒年不详),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华夏族,山东鄄城人。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原名孙宾,后庞涓设计陷害孙膑,削去了他的两只膝盖骨(古代称为膑摈刑),想使孙膑的才能不得显现于世。这是"孙膑"这一名字的由来。

"孙膑"这一名字的由来

师从鬼谷子 孙膑,自幼聪慧。不幸幼年丧父,二哥孙虎因兵乱走失。孙膑立志拜师学艺,造福百姓。当时楚国有位学者,姓王名栩,精通兵法,武艺高强,隐居鬼谷山中收徒传艺,世人尊称"鬼谷先生",孙膑于是学艺于鬼谷先生。与孙膑一起学艺的还有庞涓、苏秦、张仪,被后人称为"鬼谷四友"。
因才遭妒 庞涓是其同学,孙膑勤奋好学,为人忠厚,与师兄弟们相处和善。而庞涓却心胸狭窄,骄傲自大,嫉贤妒能。庞涓比孙膑先下山,做了魏惠王的大将军。他自认为才能不及孙膑,就悄悄派人召孙膑到他那里共事。等孙膑到了以后,庞涓设计陷害孙膑,削去了他的两只膝盖骨(古代称为膑摈刑),想使孙膑的才能不得显现于世。这是"孙膑"这一名字的由来。

孙膑是孙子的后代,人们也尊称他孙子,孙武叫吴孙子,孙膑叫齐孙子。孙膑名字古无从考,他曾与庞涓共学兵法,庞涓自知才能不如孙子,便把他骗到魏国,借故施以膑刑(砍掉膝盖骨),故史称孙膑。
今人对孙膑的名字推测有多种说法,有说本来叫孙宾,有文武双全的“斌”,多无实证。

孙膑,原名不详,孙武后代。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后涓任魏将,忌膑才能,诓他到魏,处以膑刑(去膝盖骨),故称孙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