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唐代诗人王绩的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0:40:14

王绩,字无功,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是隋唐之际的文学家。
  王绩,性格放达,不喜俗礼。凡乡下举办婚丧喜事,他都不参加。隋炀帝大业年间,推荐人才时,他授秘书省正字。因为不喜欢在朝廷做官,所以要求做六合县丞。任职时,他嗜酒不干事,因此被弹劾解职。他叹息说:到处是罗网,还是回家安心。于是回到家乡河渚间。他有田十六顷,奴婢数人,他和家人种粮食酿酒,还养家畜、采草药,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有个叫于光的,也是个隐士,他没有妻子,在北渚造了一座房屋,住了30年。他自力更生,不依赖人家。王绩喜欢他的真诚,还把家搬过去,和他住在一起。于光是个哑巴,不会交谈,他们在一起对酌时,默默无言,但心情十分畅快。

  王绩除了喝酒,就读书,他把《周易》、《老子》、《庄子》等书,放在床头阅读,其他的书很少看。

  他曾游历过北山东皋,自称是“东皋子”,他骑着牛四处游荡,遇有酒店,就逗留数天。

  高祖武德初,他待诏门下省。当地的官吏,每天给他三升酒喝。有人问他:待诏有什么乐趣呢?他说:有好酒可以作伴啊!侍中陈叔达知道了,就每天给他一斗酒喝,时人都称他为斗酒学士。

  贞观初,他因生病,被罢职,后又调任有司。当时,他听说太乐署史焦革家善酿佳酒,他就苦求为太乐丞,以便大饱酒福。焦革死了,王绩就采用焦革的制酒法,写成《酒经》,又参考杜康、仪锹以来的酿酒经验,写成《酒谱》,今两书均已失传。

  当时名流李淳风赞他是“酒家南董”。王绩家居东南面有块磐石,他就用石建立了杜康祠,时常拜祭,尊为老师。他写有《醉乡记》。因他饮酒五斗而不醉,又写就《五斗先生传》。

  有人请他喝酒,他不分贵贱,都去赴席。有个刺史叫杜之松,是他的老朋友,请他去讲礼法。他谢绝说:我不能在尊府里谈糟粕,而放弃醇醪啊!他把礼法这视为糟粕,把醇酒作为爱好,王绩就是这样一个人。

王绩:590(一说585)- 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未举孝悌廉洁科,授秘书省正字,出为六合丞。简傲嗜酒,屡被勘劾。时天下已乱。遂托病还乡。其后浪迹中原、吴、越间。唐初,曾待诏门下省、任大乐丞。后弃官归田,躬耕东阜。其诗多写田园山水,淳朴自然,无齐梁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