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的高数搞的我好头痛,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7:03:07

一、读书的意义

读书是获取信息,增长智能和培养个性品德的重要途径。学习不限于读书,但读书是学习的基础,要获取知识,就离不开读书,北宋的欧阳修认为立学以读书为本。朱熹说:夫学非读书读书之渭,然而不读书则无以知为学之方。华罗庚曾言:学习必须先从踏踏实实地读书开始。 古今中外,无数贤人志士,科学家对书的爱好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他们高度评价书籍,“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一切震撼智慧学说,一切打动心灵的热情,都在书里结晶成形。” 所以大学生应该爱读书,不断提高读书兴趣和自觉性。强化阅读能力,养成读书习惯。

二、书刊文献的优选

读书,要解决读什么书的问题,当今世界科学树立书刊文献积其浩繁,使人目不暇接,胜不胜读。如果不加选择,乱读一气,只会苦了自己,难有收获,再说书有好坏,新旧优劣之分在同类书中有精品也有次货。读书要读好书,以便用有限的时间,读最有价值的书获得最大的读书效益。俄国作家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书还坏。清朝学者陆世仪说:“凡读书须识质,方不错用功夫。” 怎样在浩如烟海的书刊文献中读出精品昵?途径一是请教师友、名学,看书评,挑一流的书刊文献。二是自己筛选,先把有关书刊文献大体上浏览一番,并查比较选出经典的几本。精选标准如下:

(1) 适合学习总战略和成才总目标所需要的,最适合自己阅读的书;
(2) 能以最短的时间把自己引导至学科的核心领域和前沿的书;
(3) 言论全面完整,阐述深刻,图文并茂,表达精炼的书;
(4) 既能获得知识,又有助于提高智能和非智力品质的,尤其有助于启发创造性的书;
(5) 广博与精深结合,有助于改造和重建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的书。
1.读懂:

凡须掌握的知识,一定要反复琢磨,理解透彻,读一次不懂,再读,三读,直至读懂;决不走马观花一知半解,若明若暗。古人云,“读书破万卷”,关键在“破”字上,破即读懂。不懂就要有疑善问,务求破疑弄个明白。

2.读通:

融会贯通,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搞清知识来龙去脉,前后知识联系,使之连贯一气,成为体系,首先把书的内容联系起来思考,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