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对青少年的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04:01:50

回想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上小学、初中时,经常听到丰富多彩的红军长征故事。记得那时书籍有《红旗飘飘》中的长征回忆录,电影、话剧有《万水千山》,歌曲有萧华的《长征组歌》,还有作家王愿坚的短篇小说《金色的鱼钩》等,不少红军老战士还到学校给我们做报告,讲亲身经历的长征故事。那时中、小学生几乎人人知道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抢渡金沙江、飞夺铁索桥等事迹,会背诵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应当说,长征精神对青少年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时光过去了许多年,可是长征故事仍然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如今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长征精神已化作我们民族最宝贵的财富。可是实事求是说,今天的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对长征却相当陌生,长征的故事听得很少,长征的电影看得很少,长征的歌曲唱得也很少,当年的红军战士在世的已不多,何况即使在世,也已八九十岁,年事颇高,没有精力再到学校现身说法做报告了。这就提醒我们,如何让青少年多了解长征、牢记长征,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出版工作者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下功夫研究的课题。或许有人认为长征故事太陈旧了,缺乏新意,其实这种认识是很片面的。对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来说,长征这样的人间奇迹太富有传奇色彩、太令人惊叹了,这是一片新鲜而神奇的空间。长征故事的魅力是超越时空的,关键是如何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来真实地生动活泼地而不是教条式地开展教育。不能一味用所谓“揭秘”的视角来出版有关长征的书籍,过去一些老红军撰写的生动感人的回忆录完全可以重新编辑整理后加以出版,这种作品的真实的感人力量是其他形式所不具备的。网络、动漫等青少年喜爱的传媒新手段也要高度重视。

  笔者希望千万不要出现青少年对长征一问三不知的现象,如果生活中有这种情况出现,与其批评孩子们无知,不如指责成人的失职。

激励青少年有艰苦不懈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