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和仲秋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6:17:50

中秋是道教季节之一。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成为我国主要的民俗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是围绕“月”进行的,又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夏历八月十五为仲秋,因其居秋季的中间,八月其获,故仲秋月称获月。按习俗,是要竖灯挂彩,陈列果饼以赏月。仲秋赏月吃月饼,总和月连系在一起,因为八月十五是月亮正圆之时,而且秋天走过了一半。天高气爽,空气清新,又正当秋风前后,昼和夜的时间几乎一样长,这时月亮的高角度处于最大,正处于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所以,仲秋这一天的月亮最圆,最皎洁。当人们看到当空的洁月、就会连想到一家人的团聚,这一天,也称团圆节。

中秋一般特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古人观念,秋季是指农历七、八、九三月,七月称为初秋,八月称为仲秋,九月称为深秋。仲秋就是指农历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