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9:19:56

家长和老师应该把智商与学习能力区分开,不应仅因儿童学习能力差而断定他们智商低

  记者:在新世纪,教育成为人的终身需求,学习能力也成为每个公民的必备素质。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老师无奈,家长着急,学生自己也看不起自己,您认为问题主要出在哪儿?

  张雨青:我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很聪明,就是学习不上心”,“太贪玩,朽木不可雕”。在学校里这些孩子往往因成绩不好而备受冷遇,孩子自己也觉得智商比别人低,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自暴自弃。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方法不对或不适当,往往适得其反。其实,这些“问题孩子”中的大部分并不是智商低,也并非态度或品质上有问题,只是在获得或动用听、说、读、写、算等学习能力方面存在问题,进而影响了学习表现。发展孩子所欠缺的学习能力才是当务之急。

  传统教育的一大误区就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很多成人甚至连自主学习的技能都没掌握好,这与儿童时期学习能力培养不足有很大关系

  记者:那么,如何理解学习能力这一概念,它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张雨青:学习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获得知识的能力,对于孩子来说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就是听、说、读、写、计算、思考等学习课业的能力。在我们的研究中,学习能力又被细分为大运动、精细动作、视知觉、思维理解、听觉语言、行为问题、社交能力等7项。学习能力涉及的心理过程十分复杂,包括:感觉运动能力、知觉、语言、思维、自我监控等。其中任一方面发展不足都可能导致儿童学习思维或生活技能出现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表现也在情理之中。

  学习能力是实现开放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基础,而传统教育的一大误区就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很多成人不具备科技创新精神,甚至连自主学习的技能都没掌握好,这与儿童时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足有很大关系。

  学习能力失衡,既有儿童个人内在的原因,也有环境的原因。家长的过度溺爱成为孩子学习能力发展的一大阻碍

  记者:儿童学习能力发展失衡通常有哪些表现,为什么会出现失衡呢?

  张雨青:通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上课坐不住;记忆某些事物能力强,对读、写、算记忆力弱;粗心,写字常缺一笔、多一划,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