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方莘诗集《膜拜》的简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7:41:46
谢谢了`

得自画家本人
作者简介:汪志杰 (1931-)出生于北平,因九一八事变全家逃往江南。4岁入学,就读于浙江省立温州中学附小,毕业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入侵温州,支身流落浙赣山区。为求学展转至上海,公费毕业于江苏省立苏州中学初中。1945年抗战胜利,寻得亲人于青岛,插班并毕业于市立青岛中学高中。1947年重返上海,考入知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之育才学校,时局动荡,不久由该校组织送往浙东游击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在徐悲鸿先生支持下赴北京考入国立北平艺专,1950年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为第一届本科生。因成绩优异,毕业后升研究生,1955年毕业留校任教。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油画、水墨、版画插图、素描速写等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发表。曾两度获得全国美展创作奖:部分作品选拔参加世界青年联欢即画展及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回展出的—中国高等艺术院校优秀作品展。前苏联权威美术月刊《馀数》曾着专文介绍汪志杰作品及平生。另有大型敦煌篆籹壁画七幅由文化部主持下赴欧洲巡回展出。
1956年由文化部、全国美协、中央美术学院三方推荐为专业的“职业画家”作为全国画家职业化的试点。但在1957年此举被视为有资本主义倾向,在反右后期遭错误处理,贬北大荒劳动。至1980年平反,调上海油画雕塑工作室即今上海油雕院。1981年受聘创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任系主任、教授。次年在上海美术馆举行画展:其中作品《赛摩赛姆千佛洞前的流沙河》入选全国六届,获文化部门颁发的风景画最高奖、国家银质奖章。历经三年将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建成规模,而其本人已无意作仕途之争:遂涉足山水游、遍及各国、而情有独钟者大西北之旷漠也!循古丝绸之路、遂前人足迹、攀高山雪峰、探古今之变迁。此间之作品有《高昌城下》、《圣墓前的女郎》、《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慕士塔格下的干涸河谷》等等大幅作品,其中部分作品被选参加中国首届赴日本全土巡回展出的:中国优秀油画作品展以及中国现代油画展。1990年受邀赴日本访问游历:并多次在日本举行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个人画展。回国后再度翻越唐古拉山口进西藏高原作画。
1991年奉文化部及全国美协之派遣赴法国巴黎访问,在巴黎国际艺术城参加了36国大展。随后留居法国,其间遍游欧洲及非洲、地中海诸国。1993年曾去香港,在黄永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