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净琉璃世界与西方极乐净土有什么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7:36:40

一个说生,一个说死。
一个当生既能受益,一个死后往生极乐净土。
往生西方净土较容易。
我们常常念消灾延寿药师佛,
其实念阿弥陀佛一样的消灾延寿,
年阿弥陀佛一样的当生受益。

万佛本是一体,不一不异。

药师发十二大愿,弥陀发四十八愿.

若从这数字来说,似乎弥陀的愿力胜彼药师。而其不然,诸佛之愿力是平等平等。愿是凡夫趋证佛果的动力。若无愿便什么也不得成,所以修学菩萨首先必须立定志愿,然后从愿起修,依修得证。

如弥陀四十八愿就偏于济死。药师的十二大愿则趋向于解决人生的现实问题“穿衣吃饭”。

药师的大愿是通过他的智力开展,丰富了人民资生物质充足不缺,使一切人没有众病的迫切苦,倘若有病也不会贫病交加,而是眷属资具,医药具足,有疗养,有休息,众病自然消除。
弥陀则以悲心及愿力,令一切有情离开犹如火坑的娑婆世界,生到西方安乐净土。同样是“闻我名号”,弥陀则与诸菩萨众来迎接彼到西方极乐国,而药师则令其脱离死病痛苦得丰足食物。
无论是资生或是济死。诸佛之愿力都是为了让一切有情“离苦得乐”。

东西二方净土的国界、面貌大致相同。国土的建设都是用七宝,国中皆无男女之相,都有二大菩萨助化。西方净土有观音、势至。东方净土有日光、月光。 《药师经》有说:国中的一切严饰: “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等无差别。”
依二方国土的风光特性看来,净土特别强调就是‘清净、平等、安乐’。让人感到进入净土是清凉、平等、无恶浊、庄严,一切都是美妙无比,是一个绝对理想的世界。

药师佛的誓愿一切众生现实的衣食,住处中得以丰足,并且是能免除种种危厄灾难。若于佛法中不起正见,有破戒,悭贪,嫉妒等,造诸恶业,都能够依琉璃光如来的威光加被,改邪归正,转迷启悟,获得新生。凡夫众生如能够摄持药师法门,不但物质生活理想,而智慧,道德又能不断的向佛道而前进。学习药师如来在因地中立下的誓愿,他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广行菩萨道,从自利利他中去完成。这不是往生净土,而是建设净土,建设人间净土。把时代改变为最理想的净土社会,人们的生活就过得象仙人一样,这才是真正药师东方净土的宗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