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浪的真实姓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6 11:03:02
武松的哥哥叫什么啊

清河县里,武松是主旋律。路叫武松路,公园叫武松公园。清河人自我介绍,也要说一句“武松的故乡”。似乎武松打了虎,大家都有了英雄的感觉。这不奇怪。

在这清河县里有人自认是武大郎的后人,而且建庙立碑。这倒出乎意料。我就去找,问了几个人,都有些冷淡,害我走了许多冤枉路。看来这武大郎的后人们是清河县里的支流,说敏感一点,就是一小撮异议人士。

终于找到了武植祠,在清河县城"武松中路"北一条小道的终点,当地人称“武大郎墓”,道上晾晒着羊绒。羊绒是清河县的“特色产业”。

武植祠是个两进的院落。前院空空,后院是“武大郎墓”。祠中守墓的人,是老夫妇。

门前一块白底黑字招牌:武植圣地,凭票入内

守墓的老汉说:为武大郎平反昭雪。武大郎与武松相差270年,不是哥俩。进去看吧,不会多收钱

守墓的老妇人:当地人称“老妈妈”

四周寂静,没有人声。心中有种奇怪的感觉,就此止步,没有进去。

其实主流的本源并不如人们常挂在嘴上的那样。水浒传里的武松在清河县时是一不折不扣的混混,跑到沧州还是一付流氓无赖相。这种本性即使在后来成了英雄,也是一不小心就暴露出来,所谓本性难移。只是今天的清河人,或其他总想沾甚至已经沾了光的人,对这段出身不清楚,甚至不愿意、不允许承认罢了。

类似的还有尤三姐。人们只说是个刚烈女子,其实原本是个标准的三陪。只是为了嫁给柳湘莲才刚烈了一把。而柳艺术家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武松是水浒中的人物。写水浒传的人至少应该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既然他知道武松和武大郎,那他的下限就是武松以后。二是这个人要与武大郎有仇(两人是情敌?),因此这人很可能是与武大郎同时代的人。

如果武松和武大郎真的相差270年,就不会有人能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也就不会有水浒传。事实是不但有水浒传,而且流行了很多久很久。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写书人与武大郎是世仇(他祖上与武大郎是情敌?)延续270年的世仇,其真实可能性就象现在的新闻联播一样。

这样想下来,这武植祠真的有些虚幻了。

可是在清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