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胃原虫的培养以及为什么不能单独培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3:48:28

肽、AA和氨是瘤胃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但瘤胃原虫不能利用氨作为底物
而且原虫是严格厌氧的,以其他瘤胃微生物以及他们的代谢产物为食
原虫,特别是纤毛虫,是瘤胃中数目较庞大的(104~106个/ml)微生物,在羊瘤胃中,纤毛虫几乎均属于菌毛虫科(壶菌目)或头毛虫科(内毛虫目),头毛虫科原虫是瘤胃内主要纤毛虫,已明确的超过100个属,且它们可捕食瘤胃细菌和其它原虫。壶菌属真菌是专性厌氧,腐生吸收营养的肠道菌群,孢子密度达103~105个/ml,它们只栖居于草食动物的消化道,最先在瘤胃中发现,但常与鞭毛虫混淆,它们具有运动能力的游动孢子附着在新摄入的植物原料上,然后包囊发芽,通过植物原料长出假根并分枝,吸取生长所需的养分。
瘤胃内微生物之间存在着竞争与非竞争的关系。纤毛虫与细菌之间、原虫与真菌之间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就是一个典型范例,
原虫和细菌在蛋白质代谢方面不同。首先,它们的摄取行为不同。原虫吞食颗粒状物质(如细菌、真菌和小颗粒饲料等)而不是与饲料一起形成混合物,细菌是原虫吞食的主要蛋白;同时,原虫降解不溶性蛋白(如大豆粕、鱼粉等)的活性比降解可溶性蛋白(如酪蛋白)更强(Jounay和Ushida,1999);此外,原虫具有明显的似胰蛋白酶活性(Forsburg等,1984),并且蛋白分解酶活性高于细菌(Nolan,1993)。其次,尽管原虫与细菌都具有脱氨基酶活性,但是原虫对AA的脱氨基活性同样高于细菌,大约是细菌的3倍(Hino等,1985),因此,在去瘤胃原虫的情况下,瘤胃液的脱氨基活性大大降低(Wallace,1987),最后,原虫不能利用氨合成AA。研究发现,原虫分泌的小肽和AA占原虫摄食蛋白总量的50%(Jounay和Ushida,1999),且65%甚至更多的原虫在瘤胃中被循环利用(Punia等,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