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文言文的一个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6:12:34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里的乐读yue还是le啊?我买的文言文解释里怎么是yue,老师却说是le?

答:不亦乐乎的“乐”应该读le去声,不应该读yue去声。

因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熹的注释是:说,同悦;乐,音洛。《论语 雍也》中还有一句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注释也是:好,去声;乐,音洛。按今天的读音,“洛”字音luo,去声。但在古代,作为快乐的“乐”和“洛”都属于入声“十一药”韵部(见《平水韵》),可见“洛”、“乐”的韵母一样,加上声母都是L,当然完全是同音字了。这在南方人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南方方言保留更多的古音,例如在福建的方言里,“洛”和“乐”发音完全一样,都读成lok。所以今天用普通话读,“不亦乐乎”中的“乐”也应该和“快乐”中的“乐”字一样,都读成le去声。

“乐”是多音字,除了读yue去声(音乐)、le去声(快乐)外,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有一处也有很多人读错:“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的注释是:知,去声。乐,上二字并五教反,喜好也。下一字音洛。“五教反”是指我国传统的拼音方法——“反切法”:取上一字的声母(也叫“声纽”,“五”字的声母是“疑”,相当于今天的y) ,与下一字的韵母(即“教”的韵母iao)拼读成yao。可见,在“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二句中,“乐”字作为“喜爱、喜欢”的意思时应该读yao。

归纳起来,“乐”在古书中的读音主要有三种:(1)作名词用的意思是“音乐、乐器、乐工”等,音yue,去声。(2)作形容词用的意思是“喜悦、快乐”,音le,去声。(3)作动词用的意思是“喜爱、喜欢”,音yao,去声。

——————————————————————————————————

综上所述,读 Le 正确。

应该读yue!

你们老师小学还没毕业那怎么去教中学了,念YUE
你们老师是中国扫盲的悲哀啊,竟然还有没有扫到的

读le的 (你说的是不亦说乎中的说吧?"说"通悦,快乐的意思)注意,不要侮辱老师,更不要偏信文言文解释,敢说哪标本书没有错漏?!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