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加息的原因和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23:17:59
希望能用金融学的角度,详细解答一下这道题,谢谢了!

全球通货膨胀率正由2002年最低的1%上升至3%,在未来一年可能上升至4%。各国央行看来不愿意正面处理它,而是似乎想说服市场相信通货膨胀将随着增长放缓而消失,并暗中期望事实也能如此发展。
  中央银行们的决策对债市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尽管通货膨胀率偏高并持续上升,债券收益率目前仍处于异常低的水平。偏低的债市收益率持续刺激着需求。这可能是本次经济增长周期的最后一顿免费午餐。
  由低债券收益率拉动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的压力之间的缓冲,有可能在2007年形成一个温和的滞胀现象。预期全球GDP增长率将由2006年的5%下降至2007年的4%,而通货膨胀则由3%加速至4%。2007年通货膨胀率可能高于全球经济增长率。
  滞胀延续多久将取决于债券市场是否以及何时能真正领会中央银行们的意图。那时候,债券收益率将上升,并因此有可能迫使中央银行们提高利率并使全球经济走弱。此举将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硬着陆。
  资料:
  美国经济仍将是全球经济走向的风向标,目前情况看,其房地产市场正在降温,并将影响到全美居民消费和GDP增长。与此同时,美国的通胀率正处于高峰上,在油价回软、单位劳动成本停滞等因素带动下,通胀情况将有所好转,特别是油价回软可能在2007年把美国的通胀率拉低至2%左右。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未来将有所调整,联邦基金的目标利率目前已经接近高点,我预测虽然其年内仍有加息可能,但明年可能会在相当时间内维持利率不变,下半年甚至可能降息至4.25%。
  欧洲经济则不同,前几年仅呈现小幅增长态势,近来虽然大企业普遍盈利良好,但消费者信心等指标仅略高于长期平均水平,由于一些结构性问题的存在,欧洲经济增长显得效率不高,核心通胀率也在低水平上,因此欧洲央行未来可能仅会微幅加息。
  日本央行此前多年奉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以及不断对日元汇率的干预,刺激了需求方面的增长,全球经济增长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更使得日本对外出口大增,各大企业将有余力进行再投资,日本经济未来将保持温和增长的趋势,而其央行货币政策选择也将与其经济相一致,但在增长中要警惕出现新的不平衡。
  中国经济目前仍属于投资驱动型增长,将推动中国经济在近年内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尽管美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2008奥运会即将召开而铺开的基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