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六器”是做什么用的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0:27:47

“六器”(璧、琮、圭、琥、璋、璜六种玉器)。汉代“六器”之用,最盛行的是玉壁,其次是玉璜和玉圭,而玉琥、玉璋和玉琮似消失或改作他用。如在汉墓中发现的两件玉琮,一加配器座后改作器皿用,一改作玉衣上的生殖器套用。“葬玉”器,以往曾见有玉唅和缀玉覆面器等,其中玉唅至此期,不仅品种突然增多,且数量可观,有以蝉为本摹作的所谓“唅蝉”尤为突出,在当时的主要贵族中多有发现。其他新出现的藏玉品种,有可能由此前的缀玉覆面器发展演变而来的玉衣(以等级的高低有金缕、银缕和铜缕之分)、玉握(以猪形)及包括玉眼盖一对、玉鼻塞—对、玉耳塞一对和玉口唅、玉肛门塞、玉生殖器套或玉阴道塞各一件等共同组成的所谓的“玉九窍器”,以其作“玉入九窍,以防尸之不朽”用。

玉制人神物,除前述作佩饰用的玉舞人和玉翁仲外,尚见有凭几而坐的玉人,着拖地长裙式玉仕女,玉东王公和玉西王母及玉仙人等。神异动物中,此

前已见的龙、凤、螭等仍大量出现,新出现的尚有综合各种珍禽异兽而作的玉辟邪和“四灵”(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写实动物中较战国时又有增加和出现,见者有玉鸭、玉蝉、玉鱼、玉虎、玉鹰、玉牛、玉马、玉熊及玉犀、玉鸠鸟等。此外,以往已出现的玉带钩、玉具剑饰物、玉兽面形铺首等仍有出现。唯一不同的是其含义和造型纹图等均有新的变化,并构成此期的新风格。

在琢玉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当属由数千件不同形式玉片组成的玉衣;由多种纹图同饰一器的玉座屏;可能由蓝田玉制成的重达10公斤的大型玉铺首和吕后生前用过的“皇后之玺”玉印等。它们的发现,有的可作重要的历史资料,有的标志着琢玉史的重大进步,更多的则表示当时艺术上所取得的新成就。

“六器”(璧、琮、圭、琥、璋、璜六种玉器)
玉璧的用途一是作礼仪器,一是作装饰品。作礼仪器是由于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因此用璧来敬天、祭天,如《周礼·郑注》所说“礼神者,必象其类,璧圆象天,琮八方象地”。作装饰品就把它穿线缀于身上.

玉琮,后世又称“辋头”。其用途,一向以为就是“以黄琮礼地”的礼器。但自从良渚文化的玉琮大量出土后,这种战国秦汉间经师们的附会就不足为凭了,有的学者根据其造型和纹饰特征,推测其为巫师通天地敬鬼神的一种法器,带有强烈的原始巫术色彩。其具体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