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别含镍金属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2:09:34

专家称,不锈钢是20世纪冶金史上的一大发明,他是在碳素钢的基础上添加一定含量的铬元素冶炼制成的。不锈钢之所以具有不锈性,关键是由于钢中含有铬。所需要的最低铬含量美国、欧洲标准中规定为不小于10.5%(质量分数,后同),日本工业标准规定一般不小于约11%,我国一般认为不小于12%。由于铬的影响,在腐蚀介质的作用下,钢件表面生成一层坚固致密的氧化物膜,称作“钝化膜”。这层膜使金属与外界的介质隔离,阻止金属被进一步腐蚀;并且还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如果一旦遭到破坏,钢中的铬会与介质中的氧重新生成钝化膜,继续起保护作用。不锈钢的不锈性,还与使用环境有关,不同的环境,要使用含铬量不同的不锈钢。含铬量的高低是决定不锈钢性能的根本因素。所以,没有铬就没有不锈钢,而一般的碳素钢和含铬的不锈钢都是具有磁性的物质。

专家介绍,不锈钢分为五大类: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其中只有奥氏体不锈钢和一部分沉淀硬化不锈钢(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是无磁的,不能用吸铁石吸住;而其类型他的不锈钢都是有磁性的,可以用吸铁石吸住。在空气、水、蒸汽等弱腐蚀介质中不生锈的钢是不锈钢,在酸、碱、盐溶液等强腐蚀介质中耐腐蚀的钢是耐蚀钢,不锈钢未必耐蚀,耐蚀钢一定不锈。

专家特别强调,用“吸铁石”辨别不锈钢真假、判断不锈钢质量高低是非常错误的,舆论界这样宣传会误导消费者,同时对我国不锈钢行业发展也是不利的。

专家说,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使用的无磁奥氏体不锈钢(又称300系列不锈钢)比例很大,使人们产生了所有不锈钢都无磁的错觉。这也是造成目前市场上部分不符合国际、国内标准的、耐锈性和耐腐蚀性能很差的铬锰系奥氏体不锈钢(又称200系列不锈钢)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原因之一。这部分不锈钢,比国际、国内标准降低了铬含量,降低了镍含量,增加了锰含量,确实没有了磁性,但由于低铬高锰,降低了耐蚀性能,质量是很差的。如果用到工业领域是会造成重大损失的。

专家介绍,近几年随着我国不锈钢生产、消费量迅速发展,我国的不锈钢行业组织根据我国的资源条件,正在大力推广生产、使用有磁性的铁素体不锈钢(又称400系列不锈钢)。这种不锈钢不含贵重金属镍,成本较低,性能优良,在电子产品、建筑屋顶和装饰、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