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桔色絮状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5:58:33
各位大侠,我从酒曲中筛选红曲霉,筛选到几株桔粉色菌丝的菌,菌丝很长,有絮状感觉,起初粉白色,慢慢桔粉色越来越浓,在平板缝隙处就会往外长,后期产大量桔色粉状物;耐乙醇、乳酸;显微镜下观察似乎一个小胞一个小胞的,菌丝有隔,效果不好,没有照片,请教有没有见过这种菌的?如何做进一步的鉴别试验?

你中奖了,好像是一种常见杂菌
链孢霉:也叫好食脉胞霉,孢子橙红色或粉红色,也叫红色链胞霉,属中高温型好气性真菌,条件适宜时,生长极快,传播迅速,在以木屑、棉籽壳等作培养基栽培的菌类中常发生。主要危害是与食用菌争夺养分与空间,常生长于袋口棉塞及菌袋表面,菌丝可在纵深发展,待菌丝长满袋后,自然消失,对出菇影响不大,但如与木霉交叉感染,则危害极大。
也可能是下面这个 不过看你用的是酒曲 不太可能
皮霉的菌丝是分枝有隔菌丝。在培养物中常可见到螺旋状、球拍状、结节状、梳状和鹿角状的菌丝,并能形成厚垣孢子。
皮霉中的大多数菌属都能形成棱形、棒形或卵圆形的大分生孢子。毛癣霉属和小孢子菌属还能形成卵形、棒形的小分子,自菌丝侧枝或末端长出,成丛如葡萄样或单独存在。
皮霉对营养的要求不高,在萨布罗琼脂上生长良好。制作培养基时,每毫升培养基加入0.5mg放线菌酮和0.5mg氯霉毒,以防止细菌和非病原性霉菌的污染。皮霉生长的适温是25~28℃。菌落的颜色初为白色、灰白色,逐渐变为粉红色、红色或橘红色、蹬黄色和棕色。
【微生物学诊断】
用镊子拔取患部脆而无光泽的被毛,或用刀片刮取患病的皮肤或爪甲上的癣屑,置于滴有10%~20%的氢氧化钾液滴的载玻片上(必要时在火焰上稍加热材料透明),盖上盖玻片后进行镜检。如发现孢子紧密地排列在毛干的周围,即为小孢子菌属感染;若孢子呈平行的链状排列于毛发内或毛发内外,毛发内还常见不规则的菌丝的空泡,则为毛癣菌感染。
在皮痂和爪甲癣屑的材料中可见到分枝的菌丝。
将收集到的毛发和癣屑,用消毒剂作杀死杂菌的处理,然后接种于加有抗菌素的萨布罗琼脂培养基中,于25~28℃恒温培养2周,通常在第3天便可见其生长,并逐渐形成各种性状和色泽的菌落。
当畜禽发生皮霉病时,可用5%或2%热碱水、3%福尔马林或0.5%米醋酸,进行笼舍和桩柱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