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种类有多少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4:49:53

主要字体有以下几种:
一.甲骨文。这是商朝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由于它是以纪录占卜之事为主的,所以又被称为“卜辞”“契文”。又因为最早是在殷墟(我老家哦)发现的,又叫“殷墟文字”。已收到的甲骨文4000多个,其中1000多个可以释读。这种文字已较完备,但是有许多字的比划和偏旁尚未完全定型。周朝早期也有少量甲骨文出土。

二.金文。这是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钟鼎文”。这种文字的前期字体与甲骨文相近。有的还保留了早期图画文字的痕迹,后期与小篆相近。已收集到的金文单字有近4000个,多半可以释读。金文的形体结构比较成熟。周朝的金文铭辞有的一篇长达500字。

三.小篆。这是秦通行的文字,又称“秦篆”。战国时期,中国各地文字异型;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对文字加以理解和简化,在“大篆”(又称“籀zhou4文,周宣王太史籀所造,春秋战国期间通行于秦国)的基础上,规定了一种标准字体,这就是“小篆”。秦朝的这一统一全国文字的重要措施,对汉字的规划起了很大作用。

四.隶书。这是汉朝通用的字体,始于秦末,沿至三国。又称“汉隶”"佐书”“八分”等。早期的隶书保留了一些小篆的形迹。后来波磔(zhe2)笔法增多,这成为隶书字体一个显著的特点。隶书的出现,为后来楷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就是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字阶段。

五.楷书。这是汉朝末年开始出现的。一直通用到今天的一种字体。由于它的形体端正,笔画平直,足为楷模,所以被称为“楷书”,又叫“正书”“真书”。历代许多书法家都是以楷书闻名于世的。(偶以前还练过楷书了)

六.草书。草书出现的时代其实比楷书还早,大约始于汉朝初期,早期的草书是写隶书的便捷块体,后来又叫“章草”。汉末以后,脱去章草中保留的隶书笔画的痕迹,形成了一种笔势连绵回绕,偏旁互相假借的“今草”。唐朝时还出现了一种笔画更加放纵,难以辨认的“狂草”(有许多自以为是的男生都称他们龙飞凤舞难以辨认的字为狂草,呵呵)。现在一般所谓的草书指的是“今草”。

七.行书。这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文字,三国和晋朝以来流行。这种文字写起来比楷书便捷,又比草书易于辨认,所以很受群众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