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属于金属吗?具体成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6:07:57

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或多层类似玻璃的瓷釉,然后在高于425℃ 下烧制而成的金属与无机材料牢固结合的复合材料。

沿革 搪瓷几乎与玻璃同时出现,古埃及是最早的搪瓷生产国,其次是希腊。最初仅用贵金属涂烧瓷釉,主要作为首饰和工艺品。中国约在公元 8世纪掌握了在铜上搪瓷的工艺。约15世纪中叶(明代景泰年间)在北京生产了精细的铜胎搪瓷工艺品——景泰蓝。19世纪初,开始用铸铁制搪瓷,开创了工业用搪瓷的新纪元。19世纪后期又发展了钢板搪瓷。吕布兰法制得的纯碱、精制的硼砂以及其他原料相继被用作瓷釉的成分,使搪瓷性能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现在,搪瓷已用于电子、超声波、红外、激光、同位素等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工业。

分类 搪瓷品种繁多。按所用金属基材可分为黑色金属搪瓷和有色金属搪瓷两大类;按制品用途划分,有日用和非日用搪瓷两大类;按制备工艺分,有一次搪瓷和两次或多次搪瓷;若以瓷釉特点命名,有耐酸搪瓷、低熔搪瓷和微晶搪瓷等。

生产工艺 分为制坯、制釉(包括熔制釉块并研碎成釉粉料或釉浆)、涂搪、烧成、饰花等工序。在预先冲压或铸造成型的金属坯上先涂敷底釉,烧成后再涂敷面釉(一次或数次),这是传统的多次涂搪法。底釉是与金属坯相互结合的过渡层,具有较强的密着性,面釉涂敷在底釉上,起遮盖底色并赋予制品以光滑美观的表面和一系列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面釉又有乳浊面釉(白色和有色)和无色透明光釉之分。后者是涂烧在制品最外层以增强光泽或改善性能用的补加面釉。现在已有一次涂搪新工艺,即配制一种釉,既作底釉,又作面釉,一次涂敷,一次烧成即得到产品。

瓷釉制备 瓷釉是涂在金属坯体上的玻璃态硅酸盐或硼硅酸盐涂层。瓷釉料包括七种组分,各有不同的作用。基体剂是主要的,其中多数是硅酸盐、氧化硼、氧化铝和碱金属氧化物。按坯体材料种类和制品性能的要求来确定瓷釉化学组成。要求准确称量,充分混匀(干混,也可加5~15%的水,并制成小球),在池窑(中国多用隔焰池窑)、坩埚窑或回转炉中熔化达一定均匀程度,经水淬、气冷或热压成薄片(0.6~1.5mm),然后研磨(用球磨机或气流粉磨机)成干釉粉或加水制成釉浆。

涂搪 将釉粉或釉浆均匀涂敷在金属坯胎上,经烧成后再涂敷面釉。涂搪方法有浸渍、浇注、喷雾、洒粉法等。洒粉法是在灼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