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听证会后的证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7 09:11:16
行政处罚听证会上当事人没有拿出有关证据,而是在听证会后拿出所谓的证据,请问他的行为是否合法?他的证据是否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听证依照以下程序组织:
  (一)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
  (二)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三)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听证公开举行;
  (四)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五)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
  (六)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
  (七)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交当事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
  当事人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有异议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三条 听证结束后,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作出决定。

  本质上,听证会仍然在行政机关主持下,相对人参加的就处罚依据、程序进行质证申辩的过程。因此,对于行政机关,其需要证实相对人的违法行为及受处罚的依据和适用了合法的程序,否则,该可能作出行政处罚可能因证据不足等原因导致无效。因而,听证本身只是提出处罚的意见,没有实际实施处罚,显然不阻碍当事人另行收集证据。如果另行收集了证据,可以再要求听证,对证据进行质证。这一程序不是在审查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因为处罚尚未做出,只是将原来内部处理的过程公开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