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声无哀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9:16:32

声无哀乐
嵇康认为,五音、五色、五行以及天地万物,都是客观的存在。五音有好听的,有不好听的,就好比各种气味,有好闻的,有不好闻的。无论声音的好听不好听,它本来就是那个样子,无论社会上的秩序是太平的还是混乱的,都不能叫它改变。人的主观上的爱好与憎恶,悲哀和欢乐都不能改变它们自己的规律。

有些人所以听到音乐而感到悲哀,这是因为他心里本来就有悲哀。在音乐的和声的震动下,心里有哀的人会觉得更加悲哀;心里有乐的人会觉得更加快乐。进一步嵇康举例说:“一个人是个贤人,我心里喜欢他;另一个人是个愚人,我心里憎恶他。贤愚的性质是属于那两个人的,是在外的;爱恶的情感是属我的,是在内的。同理,音乐的好坏是属于音乐的,是在外的;悲哀是我的感情,是属于我的,是在内的。因此,音乐只有好坏,并无哀乐之名。

音乐确实能感动人,但不能因此就以为音乐有哀乐。音乐的主要性质就是和,比如酒的性质是甘苦。有人听了音乐觉得悲哀,有人听了觉得喜欢,就好比有人喝酒醉了就发怒,有人喝醉了就狂欢。就这一方面说,音声是无常的,但不能因此就说声有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