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考题 10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5:28:14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主要从侧面提,如落实科学发展观,如构建和谐社会)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和谐内蒙古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

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
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 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 , 我国农村和农业发展呈现积极态势 , 农民收入也有较快增长。但也必须看到 ,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 ,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矛盾依然突出 , 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 ,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科学发展观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如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