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九到底从哪一个24节气开始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9:45:04

冬至,在中国民间又叫“交九”。人们习惯从这天起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冬至是“一九”的头一天。第二个九天叫做“二九”。照此类推,一共有九个“九”,九九八十一天过后,“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在民间,还有一首歌谣形象地描述了冬至开始的天气变化规律:“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猫狗;五九六九,隔河看柳(指柳树开始发芽);七九河开(指河里的冰开始融化);八九雁来;九九寒尽,春暖花开。”

有趣的数九风俗

“夏至入伏,冬至数九”。每年从农历“冬至”(阳历12月22日前后)始,太阳到达黄经270度,北半球逐渐进入了最寒冷的日子,称作“数九寒天”,并创造了以九九为一数的记数方法。
九九歌
指数九民谣。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寒冷的程度不同,“九九歌”也因地而异。民间流传最广的“九九歌”是这样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冰河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歌确切而科学地表达了“冬至”后81天中,气候由暖转寒,又由寒返暖的变化情况。
九九句
是我国古代学馆中流行的一种“数九”记日法。全句为:“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先在纸上写成空心字,每日填一笔,九天填完一字。句中九字,每字皆为九笔(风为繁体),日填一笔,全句填完则“数九”尽。
九九画
这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有一种说法,相传文天祥被元兵押解到京时正值冬至日,狱中无法计时,他就在狱墙上画一株红梅,缀八十一朵花,每天涂抹一朵,又画一枝红梅,枝上九朵花,每朵九瓣,每天涂抹一瓣,涂完便百花盛开。还有一种更为普遍的说法,九九画出现于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的记载:“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日‘九九消寒图’”。
九九圈
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还提到另一种九九消寒风俗游戏:有人在一张纸上刻印有九九之歌,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