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塔·萨克维尔-韦斯特(一个英国女作家)的资料谁知道???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8:27:42
求助!~!~!~

你看看行不?
Virginia Woolf 是伦敦人士 。 生在书香门第,父乃著名文艺评论家,出版界颇有名望之人物。 幼年家庭极幸福。但因体弱多病,不曾入学,只在家中读书。幸家中藏书极丰,因祸得福。月满即亏,Virginia在青少年期受重大打击,其母病逝。后遭其半兄的性虐,此二痛一生不得恢复。后对性爱极端恐惧,便是和其挚爱也只有一两次性接触。Virginia之母去后,其姐入住,代母之职,后亦病逝。再有其父死于慢性癌症,其兄遇车祸身亡。至此, Virginia 终于精神崩溃。疗养之后, Virginia搬到Bloomsbury与其姐Venessa 和二兄居住.(Bloomsbury成为了当时一个有名的激进的Activism group, 一大批文人政客聚集的讨论会) 后嫁给了左翼政治理论家Leonard Woolf.此结合乃是典型的虚凰假凤式婚姻。Leonard此公也是有名的同性恋者,(后亦有他说,指Leonard只是Bi而已,还曾经试图实质化二人之婚姻,终未果,传说而已,未可信) 但因此婚姻的同志( not gay couple, real comrades)性质, Leonard 对 Virginia 无论是生活还是写作上都给予极大的帮助,数次挽救她于自杀的边缘。??1915, Virginia 出版其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Voyage Out,描写两朋友在伦敦迥然不同的命运。1922,出版纪念其弟的Jacob’s Room.To the lighthouse(中文译名,到灯塔去) ,大量充分运用了意识流,stream of thoughts, 由心理学家,哲学家 William James 所提出的理论,认为人类的思想并不是片段的,独立的而是如河流一样连贯的 Mulholland Drive 就是这样一个用人的意识而描述的故事,表面上杂乱无章,实际上却有轨可寻。精神和意象的标志在意识流作品中占有主要地位,如Mulholland Drive 中不明确却又无处不在的阴暗Hollywood,以及对人生如戏的歌剧处理。具体到在到灯塔去中,整个故事几乎没有任何的情节,只是一种意识的连续。而灯塔是支离破碎的生活中的一种唯一不变的”美好" 标志。(Virginia 很小就接触到大海,是其美好童年时代的代表) 。 ??除去小说以外,Virginia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