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星期三的有一个演讲,我的题目是“怎样展示自己的优点”。我该怎么讲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21:29:53
其实我直都很谦虚的!!!!!

怎样才能诠释出自己的优点
“写完最后一篇工作日志,关紧厂房里的最后一扇窗,窗上有一小片白灰溅上的印迹,我用指尖点了一点儿水将它擦掉,明天我就要去新公司上班了。”

这不是工作日记,这是一位求职者向美国某跨国公司应聘时写的简历的开头。这个流水账式的开头,使她得到董事长的钦点录用。该公司以严格的现场管理著称,最需要的正是这种工作严谨的生产工人。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用故事诠释你的优点,往往比用一百个华丽的形容词来修饰更具冲击力。

去年年底,昆山日报向全国公开招聘数名记者、编辑,虽然只是一家县级报纸,但该报打出年薪5万的诱人条件,并将招聘广告打在《中国新闻出版报》和新浪网站上,在全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一时间,全国各地寄来了数百封应聘信,大多是省、地级报刊的记者和新闻学院的研究生,而笔者只是在县委宣传部从事过几年基层报道,学的是采矿工程专业,没当过编辑,且年龄已超过规定年龄5岁,却脱颖而出,被录用为记者。笔者的成功,也得益于用故事诠释自己的优点。

1996年,笔者还在一家县级煤矿工作,由于企业即将倒闭,为了寻求新出路,笔者凭着已经发表的近百篇文学作品向县委书记自荐,获得成功,调入县广播电台,随后又调入县委宣传部,从事对外宣传报道工作。1998年抗洪抢险期间,笔者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坐竹排渡过两处受淹地段,换乘三趟班车,连夜赶到省城送稿,使一篇消息稿得以在第二天及时见报,受到领导表扬。笔者介绍了上述情况后,又讲述了本人的获奖故事,并提供了有关证书复印件。资料寄出后,很快得到了面试通知。负责招聘的总编事后对我说,虽然我在硬性条件上离他们的要求有很大差距,但他们看中了我的胆略和综合能力。

“如果你想获得用人单位的好感,请用具体形象的故事来说话。”这并非只是笔者的经验总结,也是另一位成功者的忠告。在这次成功的跳槽之前,笔者一直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读过很多相关文章,有一个求职者的故事对所有的求职者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这个求职者现在是一家出版社的英文编辑。她去出版社应聘时,社长请她作自我介绍,她没有过多地叙述自己的业务能力,而是讲了一个小故事,说她还在上大三时,看到某本英语杂志上有一篇文章的翻译存在一点小问题,出于对杂志的喜爱,她给主编写了一封信,指出错误,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