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南巡时提到的“防止右,更要防止左”应该怎样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0:52:18
民主革命时期的“三次左倾”是什么?邓小平的话与此有什么联系呢?急盼高人指点!^_^

1.邓小平1992年南巡时所讲过的:左和右都会葬送改革。左是要走回头路,右是要拥抱西方制度。而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年,正是这两股力量在1989年至1992年邓小平南巡为止,“意外”构成合力造成三十年间唯一的一次改革停滞期。
2.当年邓小平南巡时,左的力量占支配地位,是最大的威胁,以至邓小平不得不放狠话:警惕右,更要防止左。
3.从中国民主革命到建设社会主义历程看,总是受到“左”或“右”的干扰。“左”和右都是根源于封建性小生产的片面性。改革开放后,又容易受到西方资本主度思想的影响,助长了右,然而,内因毕竟是主要的,中国社会封建残余思想影响深重的内因。主要表现为“左”。邓小平告诫全党全国:要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

“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是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说的话。
在南巡谈话中,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认真回顾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明确告诫全党:“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的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他指出,“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就不会犯大错误,出现问题也容易纠正和改正。”
著名邓小平理论研究专家龚育之先生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道:“警惕右,但主要是反对‘左’,这是一个战略估计,不是对一时一事形势的估计。”所谓战略估计,就是对全局有指导意义的、必须长期遵循的战略方针。
的确如此。邓小平并不是直到南巡谈话才有这个思想的。早在80年代中期,即中共十三大召开之前,邓小平就讲过:搞现代化建设,搞改革开放,存在“左”和右的干扰,最主要的是“左”的干扰。几十年“左”的思想纠正过来不容易,我们主要是反“左”,“左”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势力。中共十三大报告指出:“排除僵化和自由化这两种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影响,将贯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由于‘左’的积习很深,由于改革开放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