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对景区带来的利与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2 05:26:47
我国黄金周旅游对景区带来的利与弊分别是什么呢?
大家可以介绍几本关于黄金周对景区带来的利于弊相关的书籍吗??谢谢!!

今年是中国实行“黄金周”制度的第八个年头,迎来了第十六个黄金周——“十一”黄金周。黄金周的推出,可说是有人欢乐有人愁,但总的来讲,黄金周还是利大于弊的。

我国的“黄金周”休假制度是始于1999年。当时政府的用意是启动消费和刺激“内需”。毫无疑问,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公众集中休假制度一经实行,就显示出了它巨大的“刺激”作用。据统计,1999年国庆“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达到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41亿元。“黄金周”让刚刚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休闲快乐”,激发了浓厚的“旅游兴致”,一时间,神州大地到处都掀起了一股“假日经济”的热潮。随之而兴的是大兴土木的旅游景点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旅游经济不切合实际的大干快上。据权威部门统计,在已实行的14个黄金周里,全国出游者共10.7亿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收入4,292亿元人民币,同时为众多行业提供了发展机会和为许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但任何事情都不能只见其利,不见其弊。随着“黄金周”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其显而易见的弊端也越来越充分暴露出来。黄金周综合征有:景点人满为患,交通负荷过重,景点景区(尤其重点保护的自然、人文遗产)不堪负荷破坏严重,生态严重受损,环境惨遭破坏,酒店价格上涨,供需矛盾凸出,服务质素下降,游客怨声载道等等。特别是“黄金周”造成的全民的“群众性大运动”形式给社会工作和政府工作造成的影响和冲击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比如我们要和国际接轨,但每年的“黄金周”里,我们的党政和社会公益各部门除少量的人员值班外,几乎是处于歇业和停顿状态。经济运作基本停止,与外商和外国政府的接洽和信息沟通无法进行,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全民放长假、全国大放假”的休假制度已经远远偏离了国际轨道,很难适应日趋发展的经济社会。

此外,休假时间过长及过于集中使一大堆工作搁置,给节后的工作带来被动。对社会公共资源也是一种浪费,并增加了公务成本,给治安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黄金周过后,往往迎来漫长的旅游淡季,过犹不及,旅游业的“暴饮暴食”给自己带来了伤害。

“黄金周”衍生的诸多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深刻反思和检讨,在对待长假旅游上,人们也越来越显得更加理智。人们的旅游方式开始多样化、假日消费更趋理性、休闲意识越来越强。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