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6 21:53:10

  中国民间早就有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的说法,这与西方近代的心理学的一些有关理论惊人的相似。
  一、依恋期:(0—18个月)
  当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为他提供了一个安全和舒适的生活世界。但是当他与母体分离后,即面对着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挑战。如
  果他在需要的时候立即能得到母亲的奶头和怀抱,他便感到回到了原来安全舒适的母体里。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的最
  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即造成了婴儿的心里伤害。由于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他们
  终生。
  二、探索期(分离期)(18个月—3岁)
  当孩子的生存环境稳定后,他们的兴趣从如何吸引母亲的注意力逐渐地转向了周围的世界,开始要离开母亲的呵护去探索他的周围空间了,这就是孩子的人生的探索阶段。
  这时候的孩子一方面需要尝试着越来越多的离开母亲身边,从而证实自己日益增长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他们心中充满了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失去母亲呵护的不安全,因此他们同时又要求不断地得到安全感。这是个矛盾的心理要求。
  三、自我的确认和能力的形成(3-7岁)
  这时的孩子开始体验到了一个新的现实世界,他想要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以周围世界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他开始了自我形成的生命历程。为此,他必须完
  成两件事情,这些都会在一生中影响到他与于自我的关系和与他人的关系,这就是:
  (1)他必须在自己的内心里建立起一个稳定和持续的自我形象,以及一个稳
  定,持续的他人(主要指亲人)形象。
  (2)确定对自己的能力的自我评价,从而确立自己的自信心。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所以看小孩子现在的表现就能看到他大了以后的样子.

看小孩子脾气就知道他长大后的性格。

是古人的经验之谈,有一定的道理。但在今天看来也有些片面。因为它忽略了后天的条件和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