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型肺炎双球菌能不能制造毒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1:58:48
S型菌有荚膜所以能保护细菌,使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
但是我不知道R型细菌是否能产生毒素?请指教,谢谢.

S型菌的荚膜的作用并不是保护细菌,使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

产生的毒素,也就是一种蛋白质,这是因为S型细菌的DNA经过转录和翻译形成的,并不是因为它大量繁殖而产生了毒素。
R型细菌之所以不能能产生毒素,是因为它没有这种能指导合成毒素这种蛋白质的基因,所以它不能产生。
在两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因为R细菌接受了S型细菌的DNA,所以才能合成毒素。

肺炎双球菌 是双球菌属的细菌,又称胸膜炎双球菌。常存在于正常人的鼻咽腔中,菌体成双排列,无鞭毛和芽孢。也有把此菌列入链球菌属,称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e)因有时菌体呈短链状,例如在痰和脓液中。

此菌存在着两种类型:
(1)粗糙型或称 R型 (“R”来自英文“Rough”),菌体无荚膜,菌落粗糙,一般无致病性;
(2)光滑型或称S型(“S”来自英文“Smooth”),菌体有荚膜,菌落光滑,致病性较强,为有毒株。

菌的致病性在于荚膜能抵抗人体的吞噬作用,致使其在体内大量繁殖引起疾病。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胸膜炎、败血症等,并能产生细胞内溶血霉素,因菌体自溶而释出,可溶解红血细胞,对动物有致死作用。无论粗糙型或光滑型,均可区分成许多不同的血清型。因为肺炎双球菌的荚膜多糖是一种可溶性的特异性物质,称为荚膜抗原。在不同菌株中,荚膜多糖的特异性是不同的,故可用血清学方法,例如,凝集反应、沉淀反应或荚膜膨胀试验等进行区分,分别以RⅠ、RⅡ、RⅢ或SI、SⅡ、S Ⅲ表示。1928年格里菲斯就是以 RI和 S Ⅲ型作为实验材料而发现了细菌转化现象的。有毒株可在机体内形成荚膜,但人工培养后荚膜逐渐消失。

肺炎双球菌pneumococcus 是一种引起肺炎和支气管炎的细菌。已知有许多变种,其某种菌株即使在健康人的气管粘膜中发现的频率也是很高的。通常为革兰氏阳性反应,是披针形菌体的双球菌,多数为兼性厌氧性菌。肺炎双球菌是巴斯德(L.Pasteur)于1881年发现的,C.Frnkel(1886)和A.Weichelsbaum(1886)首先对有关它与肺炎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所以,通称为Frnkel肺炎球菌。在普通培养基上概不易生长,在血液琼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