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和红薯名字的由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0:45:27

一、马铃薯名字的由来
  “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中国东北、河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
  英语potato来自西班牙语patata。据西班牙皇家学院称,此西班牙词汇由泰依诺语batata(红薯)和克丘亚语papa(马铃薯)混合而来的。在拉丁美洲,“马铃薯”的西班牙语用papa一词。
  二、红薯名字的由来
  话说当年王莽追击刘秀时,刘秀的军队缺乏粮食,偶然的机会,刘秀发现一种植物,心想可以用来充当粮食,可又怕有毒,便要找一个人来试尝,可自己身边的将士已经不多了,还要抵御王莽的追击。刘秀转念一想,自己的叔叔在自己身边,想累赘一样,可以让他来检验一下这种植物有没有毒,如果有毒的话,可以除掉这个累赘,没毒的话就可以把这种植物当作粮食来吃......于是刘秀拿起一个这种的植物,走到自己的叔叔旁,对他说自己拿来美食来孝敬叔叔,骗他吃下。过了一会,刘秀的叔叔安然无恙,说明这种植物没毒,于是刘秀就把这种植物当作粮食,供自己和将士吃。因为这种植物是红色的,后人就把这种植物命名为红薯,谐音“哄叔”,讽刺刘秀欺骗自己的叔叔。

根据马铃薯的来源、性味和形态,人们给马铃薯取了许多有趣的名字,例如:意大利人叫地豆,法国人叫地萍果,德国人叫地梨,美国人叫爱尔兰豆薯,俄国人叫荷兰薯;我国云南、贵州一带称芋或洋山芋,广西叫番鬼慈薯,山西叫山药蛋,东北各省多称土豆。鉴于名字的混乱,植物学家才给它取了个世界通用的学名——马铃薯。

马铃薯自古就有,支撑人类的生存数千载。马铃薯的原产地是南美洲,至今已成为世界各国饮食和烹饪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米和玉米,并广泛地种植于全球约125个国家。

大约公元前200年,秘鲁印加古国的印第安人最早开始种植马铃薯。印加人还用马铃薯测量时间,用煮马铃薯需要的时间做为单位时间。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是“爱尔兰”白马铃薯的发源地。

最初是于 1570年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将短日照类型引入欧洲的西班牙,经人工选择,成为长日照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