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字在甲骨文里,为什么像旗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9:31:35
快快快!!作业需要

甲骨文“中”字为什么像旗杆?

考古学从甲骨文字形中认为,“中”像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

“本义: 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其他学术理论

甲骨文的“中”字,下方的靠底部的三道波形笔法,不可能是飘带,中字的一竖通天贯地,如果是旗帜,靠近地面画上如此三条飘带,又如何能够飘得起来?上方的三道波形笔法,也难称其为旌旗,如果以流动的“气”解释则更为准确。天气下降,地气生升,一气流行于天地之间。以此三道波形笔法,形象地标注出真气上下流动的形态,这是古人对“炁”的运动特点进行慧观后而造字的结果。汉代出版的《说文解字》:“中,和也”的解释,则更为接近中字的本意。中字本身即有一竖将口分为左右阴阳,一竖通天贯地平衡和谐阴阳之形和意韵。甲骨文的中字,其中的一竖两头带飘带,重在描述和表达“气”的位置,气在万物阴阳内外的性质和主次。中与气组词为“中气”,则更为强调德能之气的位置与特点。在五行中信德阳土居中。信德之气的能量与信德的品格,在身国内的位置和是否丰富厚实,也就是阴与阳和谐统一的根本,也同时就是辩证法的和谐统一、发展深化的基础。居中位的德气是和谐阴阳,统驭万物顺利变化的根本。辩证法(阴阳学说)的二,只能阐释万物的属性和动态变化规律。而三生万物的中气以为和,把握其中的中气德性能量和品格,才是深刻认识阴阳,轻松把握阴阳,科学运用阴阳(辩证法)的根本。老子所阐释揭示的○一二三之数,是一个完整的哲学系统论。我们在解读之时,不能用我们有限的智识将其割裂开来认识和分析,而是要在具有内证的基础上,通过慧性体悟先天与后天而整体地将它们把握住。诚如祖先所言:“体具先天用后天。”修之身其德乃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实践过程。
古代不仅运用象形文字表示“中”的象形本义是一气升降于天地之间,道家哲学还运用旋极图的“象”,来更为深刻地喻示这个“中”在万物阴阳变动中的和谐、稳定与灵魂性的作用。祖先们曾经在深刻的修之身的体悟中指出“圣圣渊渊赖此传,弥纶一气即真诠;随机赴感方方现,附物照灵处处圆;蓍策非神神自有,卦爻是象象终捐;周流万类妙之显,体具先天用后天。”运用《老子·德道经》圣人之治的方法论,进行系统全面的“修之身”的实践,运用旋极图(古称旋极气天图)把握老子三生万物和中气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