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怎样认识爱情与人生?恋爱中的道德要求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3:16:13

一、大学生与恋爱
1.恋爱对大学生的影响
关于恋爱对大学生将产生什么影响,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动力论,认为利多弊少,恋爱可以产生动力,促进学习,陶冶情感,丰富精神生活,激发大学生的潜能;二是阻力论,认为弊多利少,大学阶段学习紧张,时间有限,恋爱花费时间,耗费精力,妨碍学习,影响团结,不利于全面发展;三是均衡论,认为利弊均衡。
在现实生活中,恋爱对大学生学习和事业的作用具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恋爱关系处理得当,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二是恋爱关系处理不当,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
恋爱对大学生道德影响具有两重性。积极高尚的爱情对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著的催化和促进作用。与此相反,庸俗的爱情使大学生留恋或追求低级趣味,甚至行为越轨。因此,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把爱情融进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把爱情建立在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共同奋斗的基础上,才能使爱情成为奋发向上的力量。
2.改变恋爱不良认知
调查研究发现,一些大学生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
一是误把好感当爱情;
二是慰藉解闷谈恋爱;
三是恋爱婚姻两回事;
四惟爱情至高无上;
五是别人有我也有;
六是外表对得起观众。
3.合理选择恋爱时机
恋爱需要成熟时机,成长中的大学生应慎重选择恋爱时机。
第一,等到心理发展相对成熟时。
第二,待到人生观相对稳定时。
第三,待到社会阅历相对丰富时。
第四,待到经济相对独立时。
二、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所谓恋爱观是人们对恋爱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恋爱观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恋爱观的准备阶段,一般从中学时代开始。
第二阶段是恋爱观的充实发展阶段,一般从大学时代开始。青年学生由于对生活、对感情体验的深化,心境开始从浮动的激情向稳定的理性发展,爱情逐渐由朦胧走向真实,表现为择偶标准系统化,进入了恋爱对象的理想选择期,在头脑勾画出理想化的异性形象,在心目中形成择偶标准。第三阶段是恋爱观的完善成熟阶段,此阶段恋爱观基本形成,开始在恋爱观指导下,由对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