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有什么缺陷?试举例说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6 07:17:53
急求!!!!!!!!这是我的作业
拜托说写例子啊!!我怎么都想不出来
看晕了啊...具体啊,简明啊

晕,这个问题书上不是有吗?
计划经济的缺陷,肤浅一点,不利于市场机制的形成和发展,在资源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年代里,严重阻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例子自己去想想.

大凡过来人,对计划经济的弊端都会记忆犹新。按道理讲,计划经济总强调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一切大小事务,都有周密的计划安排,可为何一旦执行起来就乱了章法?多数的解释,是政府计划手段不够先进(如没有高智能电脑),信息反馈慢,计划赶不上变化。这样讲不能说错,但未免显得过于肤浅。难道有先进电脑,计划经济就可起死回生?
显现绝对不是。摆明的事实,前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而且也是最早拥有计算机的国家,当年在大学念书,我就学过他们的国民经济计划学,什么投入产出表,什么经济运筹法,什么“影子价格”等等,高深莫测,神乎其神。其计划方法,不谓不高明;计划手段,也不谓不先进,可结果如何呢?经济始终还是不争气,国家最后走向了解体。
说到底,经济活动是人的活动,计划经济所以失败,原因还得从政府的“人”身上去找。传统观点认为,政府都是大义为公的。可经济学家布坎南说,政府只是个抽象概念,最终要由人组成,因此,若要分析政府行为,必须从人性出发。他还说,政府里的人,其实与常人没有分别,既不能超凡脱俗,也非无所不能。
布坎南首开先河,把“经济人”引入政治学研究。此一创举,不仅打通了经济学与政治学的通道,而且也拓宽了经济学的视野,让经济学对研究政府问题有了用武之地。比如,运用经济学的“最大化原理”推断政府行为,我们就不难明白,计划经济为何会失败?同时也能理解,中国为何要选择市场经济。
1960年,布坎南出版了《公共财政》一书,他指出,政府官员的最大化利益与企业家不同。企业家追求的是利润,而政府官员不是。由于政府提供的是公共品,不仅难以盈利,就是赚了钱,官员也不能据为己有。因此,官员不会去关心政府盈利,他们所追求的,是自己的威信与权力。正因如此,受其“威信与权力”的驱使,官员通常会挖空心思、不计代价地去扩张财政预算。
若不带偏见,应承认布坎南说的是对的。以往中国地方政府“跑部钱进”、各式各样的形象工程,其实都是最好的例子。形象工程,说穿了是官员为升官创政绩;而跑部钱进,则也是官员为了争取更高的威信与权力。俗话说,财大气粗。手里掌控的资金越多,权力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