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学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5 05:16:30
你如何理解人的“理性”,根据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MU1/P1≠MU2/P2,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举例说明。根据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在MR12>P1/P2或MRS12<P1/P2时,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举例说明。

首先这纯粹是一道应试题,如果真要学经济学,我建议你不要看高鸿业的书,曼昆的书不错,还有弗里德曼的。
西方经济学对理性人有自己的假设,他认为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就是要以最小的代价换得最大的利益。像亚当斯密说:我们只能从使他们关心他们自己的利益中来获得我们的午餐。同时,理性人总能通过考虑边际变动来作出最优决策。比如,你向一位朋友请教应该在学校上多少年学,如果他给你用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生活方式与一个没有上完小学的人进行比较,你会抱怨这种比较无助于你的决策。因为你可能已经受过某种程度的教育,并要决定是否再多上一两年学。为了做出这种决策,你需要知道,多上一年学所带来的额外利益(学习生活的享受和一生的更高的生活水平的预期)和所花费的额外成本(学费以及你上学时放弃的工资和晋升的机会)。通过比较这种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你就可以评价多上一年学是否值得。从这点上看,我们都是力争做到理性人的。
基数效用论是说效用是像基数一样(1,2,3……)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出现上述情况时,可以用MU1/MU2与P1/P2相比较,如果商品1与商品2的边际效用之比大于价格之比,则增加买进商品1的数量,可以使总效用提高;反之,如果边际效用之比小于价格之比,增加买进商品2的数量,可以使总效用提高。当二者相等时,实现总效用最大化的均衡(可以从前面的等式推出来)。
序数效用论是说,效用像序数一样(第一,第二,第三……)不能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它的均衡条件是MRS12=P1/P2。如果MRS12>P1/P2,可以增加商品1的购买数量,反之则反。

dao wangshang duo sou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