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之间的感情都是用酒喝出来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9:43:43

再说酒肉朋友。只有当人陷入困境的特定条件下,才能检验其朋友的真伪。尤其是当你再也没有什么可利用价值的时候,的确少见多个知己的。而且也不一定是全为了你;有时纯粹是演给别人看的,这恐怕就是无利不起早吧。
  回首当年风光时节门庭若市,前呼后拥,花天酒地,歌舞升平,正是“富在深山有远亲”的生动写照。可是一旦“落配”了,如果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吧,也不尽然。但是,问的都是令人烦恼的琐事。诸如你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品头论足得不让你垂头丧气决不罢休。乾脆闭门不出与世隔绝吧,酒肉朋友没有了酒肉的影子,自己遭遇多大的灾难也难见一人一句的安慰,凄凉的无法再凄凉了。
  可是也有过问的,一个月让你去送红包的邀请总是连绵不断。凭心而论,我从不拖欠任何一方或者一人的人情。但是人走到了人微言轻的地步,也只有看人眼色趋炎附势的份了。遗憾的是我却不如一条狗的眼睛,还能看人决定是摇头摆尾还是犬吠?因为疾病已将我折磨得没有摇头摆尾或犬吠的力气了。好一些酒肉朋友,通常他们智慧的眼睛可比狗的眼睛高明得多了。有一首歌唱得是“朋友多了,路好走”,千真万确,一点也没掺假。可是当你走不动路的时候,尤其是还走得动,却也没有什么可用价值的时候,这路怎么走?同床的人都懒得走,何况什么酒肉朋友?我觉得我是看透了。狗眼折射出来的影像虽说是兽性,但人类的远祖也不是人。
  现在只有我们的社会还孕育着人性,不抛弃没用的人,每月还在支付生活费。否则,恐怕连西北风也没有机会喝了。
  一个人没有到达没有利用价值的境地,是不会发出如此的呻吟,更不会理解狗的眼睛。这样比喻似乎有点骂人,其实不然。因为人,只是自己把自己封为人。他们或她们,毕竟也是动物家族的成员,有着动物世界的一切潜在本能。只不过是人不想叫自己为动物罢了,而是披一张人皮以标榜同动物的区别,也的确比动物漂亮,更是聪明得许多。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虽说有很多人,也创造了说也说不尽的可歌可泣的辉煌业绩。但是在我们这个大千世界之中,尤其是我的周围环境,还是显得少了一些。“老三篇”并不老,它应该也始终焕发着生命的青春活力,添补人们空虚的心灵,使我们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结出丰硕成果,净化我们的一片大好天空。
  现在,精神文明建设不光要大肆空谈,还需要更加深入的付诸行动之中。凝聚力要有了吸引力,一些邪教就不能乘